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1 . “蒙古征服显然是人类全部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西征在传播并扩大人们的思想,以及激发他们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一段时间内,整个亚洲与西欧可以自由交往,条条道路都开通了,每个国家的代表都出现于哈剌和林宫廷中。……罗马教皇、印度佛教僧侣、波斯、意大利、拜占庭和亚美尼亚的商贾,还有阿拉伯官吏,以及波斯、印度的天文学者和数学家都纷至沓来,云集于蒙古朝廷。”蒙古征服引人注目的原因是
①促进了被征服地区思想观念的更新   ②促进了不同地区商贸交往
③鼓励宗教和学者传播知识   ④推动东西方科学技术的交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10-14更新 | 596次组卷 | 13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2 . “当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结束后,蒙古帝国的对外征服便开始了。这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草原游牧生活是经济活动中最专业化和单一化的形式之一。(他们)很少能自给自足……游牧民与定居者的跨越军事边界的商业交往经常受到南面农业帝国的限制……而惟利是如图的商人与游牧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因为这种共同利益,在对外征服中他们将协调行动,给定居文明以致命的打击。”以下对这种深刻的经济根源带来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拥有强大的军事优势B.采取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C.发动对保守农业帝国的征服D.对科技文化的交流给予包容的态度
2020-10-14更新 | 1521次组卷 | 30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3 . 苏联学者巴托尔德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该学者认为蒙古帝国建立的意义在于
A.统一了远东和近东各国B.促进了不同地区的交流和发展
C.维护帝国的专制统治D.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
2020-10-14更新 | 581次组卷 | 13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4 . 13世纪初,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建立了蒙古汗国,之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结合地图和史实,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第一次西征征服了今天的俄罗斯、乌克兰地区
B.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C.西征后蒙古汗国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性帝国
D.西征后蒙古占领地区没有建立完全的中央集权统治
5 . (成吉思汗的大将)哲别和速不台的侵入波斯、高加索和罗斯“不过是一次长途奔袭。他们去后,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以为是做了一场噩梦,而蒙古人留在这些城市里面下来的冒烟的瓦砾场以及堆积如山的尸体证实他们经过这里是可怖的事实。”材料说明蒙古西征
A.是一次正义的战争B.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
C.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D.推动欧洲城市发展
2020-10-14更新 | 478次组卷 | 12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6 . 希腊化时代是指从公元前4世纪晚期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埃及为止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内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特点。与“希腊化时代”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亚历山大远征B.古希腊人对外移民
C.罗马帝国分裂D.波斯帝国的建立
2020-10-14更新 | 582次组卷 | 14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文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这个运动在公元1世纪末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英国历史学著作《极端的年代:1914—1991》,把1914—1991年划分为三个阶段:1914—1945年是大灾难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随后就是解体分散、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

材料三   资本主义在全球商贸活动与世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制定了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扩张的国际交往规则,影响持续至今。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转变”,但是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在发展战略层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而且也为当代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依据材料一概括“希腊化时代”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两幅图片的提示信息,说明“1914—1945年是大灾难时期”的史实依据,结合所学简要阐述其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
(3)概括材料三中关于现代世界秩序形成的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秉持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
2020-10-14更新 | 1381次组卷 | 2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达标检测
8 . 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并在元朝担任官职,返回后据其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1342年,意大利传教士马黎诺觐见元朝皇帝时以教皇名义赠送了骏马一匹。这说明
A.蒙古西征后东西方的政治、文化交流畅通无阻
B.西方认为《马可·波罗行纪》的记述可信度低
C.马可·波罗来华事件直接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9 . 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就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带有世界性的文化。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消极没落的个人主义和眼界开阔的世界主义并存,是这一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希腊古典文化和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
B.把希腊古典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即是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C.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融汇的结晶
D.希腊文化因其先进性完全取代了西亚、北非的城乡文化
10 . 《希腊化时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指出:“希腊化时代,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如果说以前的文明都是孤立发展的话,那么“希腊化”恰恰是使分散的希腊、埃及、西亚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它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由此可知希腊化时代
A.突出的表现为暴力冲突与政治联姻B.推动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和交融
C.对不同地区的文明造成毁灭性打击D.希腊文明对其他文明采用排斥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