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在西征时,随蒙古军队西至欧洲的有蒙古人、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与此同时,也有因战争而东迁的不同民族的人,这种迁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残酷的。这种“被迫”的迁徙客观上(     
A.使西方国家依附于蒙古B.埋下了帝国分裂的隐患
C.导致阿拉伯帝国的衰落D.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2 . 在蒙古军队于1220年征服中亚的撒马尔罕之后,当地人“田园不能自立,须附汉人及契丹、河西(指西夏)等。其长官亦以诸色人等为之,汉人工匠杂处其中”。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元朝直接管辖中亚地区B.蒙古帝国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蒙古西征促进人口迁徙D.战争的频发导致中亚经济萧条
3 . 11世纪初,西班牙人反抗阿拉伯人统治的斗争进入高潮,并陆续收复一些失地。一些阿拉伯学者和阿拉伯化的犹太人,为躲避战祸而迁居法国南部和西欧其他一些地方,促进了阿拉伯文化和当地文化的交流。这些现象可用于说明(     
A.阿拉伯帝国走向覆亡成为必然B.战争对于人类社会的多元影响
C.中古西欧封建制度已濒临崩溃D.人口迁徙促进洲际间种族融合
4 . 在亚历山大的远征中,反抗马其顿统治的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腓尼基名城推罗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这些史实说明(     
A.历史的进步必然伴随着残酷的战争B.战争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C.战争为文化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D.战争是文明交流的唯一形式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爱琴海区域是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交汇处,可以说是亚非欧文化的加工厂。在希腊文明中,处处可见其他文化的影子。例如,古希腊一度没有文字,后来在吸收腓尼基的字母的基础上形成了希腊字母;古希腊建筑多以木头和泥石为建筑材料,后来学习埃及人以大理石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而古希腊的宗教神话和文学的根源,可以在西亚文化中找到。

——摘编自孙博《浅析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材料二   亚历山大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推广波斯礼仪。他还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摘编自人教版《文化交流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时期文化措施的目的及其产生的影响。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这一时期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语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行学的理性主义……这个运动在公元1世纪末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拿破仑执政后所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促进了革命原则在整个欧洲的传播。《拿破仑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随着拿破仑的征服行动,革命精神如同另一支铁骑冲击着大多数国家封建主义的最后堡垒,促使它们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体制变革。对被占领国家的掠夺和压迫使欧洲人民很快放弃了对拿破仑的幻想,民族主义以一种反对法国霸权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形式在拿破仑所占领的欧洲兴起,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摘编自张旭鹏《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殖民者做斗争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化时代”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战争给当时被占领的欧洲各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
7 . 横跨欧亚大陆的道路在中断了约一千年之后变得安全了,欧洲人于是又能由此进入亚洲和远东了。此时有大批被称为“色目人”的移民自西向东,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这些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是(     
A.拿破仑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
C.蒙古的西征D.新航路的开辟
8 . 在蒙古三次西征过程中,蒙古军队中的工匠技术人员随军西征,将中原地区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技术传播于西方。同时,蒙古将军队俘虏的工匠送归本部的措施也将西方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等文化东传。这反映了蒙古西征
A.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B.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促使元朝的统治范围扩大D.客观上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印欧人早期迁徙路线示意图(约公元前3000—前1000年)
①迁徙的范围西起欧洲东到西亚地区②迁徙影响了亚欧大陆区域文明交流
③赫梯人是印欧人与迁入地居民融合形成④迁徙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贸易繁荣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 . 希腊语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广泛地传播开来。正如著名古典学家沃尔班克在《希腊化世界》中所描述的一样:“以普及的世界性方式使用的希腊语被称为柯因奈语,这种'共同语’是亚历山大征服地的广大地区的特征。”这一现象的深远影响是
A.加快了欧亚非政治一体化进程B.导致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C.有利于希腊语在亚洲广泛传播D.加强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认同
2022-04-06更新 | 1407次组卷 | 25卷引用:选必三第五单元单元达标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