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汪遵的《汴河》诗:“隋皇意欲泛龙舟,千里昆仑水别流,还待春风锦帆暖,柳阴相送到迷楼。”

李敬方的《汴河直进船》诗:“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材料二   贯通东西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全长41.5公里,沿线发现各类文化遗产点20多处。这些珍贵的运河文化遗产如珍珠般镶嵌在运河岸边的村镇田野中,丰富了淮北市境内隋唐大运河的内涵和申遗的价值比重。

——摘自郭云修《情系大运河——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前前后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隋修筑大运河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试阐述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从历史底蕴、世界价值、文化价值等多角度作答)。
2024-03-3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这是唐代诗人汪遵写的《咏长城》诗。下列有关长城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长城西到临洮,东至辽西的山海关②汉新修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③明代对长城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修建④晚清在长城居庸关建“人”字形铁路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