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214年,英国约翰王在布汶战役中大败于法国人,心怀不满的贵族聚集起来反抗国王的统治。1215年,双方达成妥协,签订了限制王权的《大宪章》。约翰王去世以后,各派势力又陆续签署了《1216年宪章》、1217年的《森林宪章》、《1225年宪章》。《大宪章》屡屡“重新颁布”反映了(     
A.君主立宪政体得到不断完善B.封建王权逐渐被议会剥夺
C.法治原则确立进程曲折复杂D.国王与贵族力量相互制衡
2 . 1307年,法国全境的圣殿骑士突然被国王腓力四世逮捕,大团长在狱中被迫承认“莫须有”的罪名。法王下令傀儡教皇克雷芒五世在欧洲追捕骑士团成员,并最终解散该团。教皇曾要求将圣殿骑士团交予宗教法庭审判,但遭法王拒绝。这一现象(     
A.说明封建国家的王权增强B.源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破除了教会对王权的制约D.使法国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2024-05-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中世纪的西欧,曾出现给予城市的种种“特许状”,甚至出现把王权限制在法律之下,确立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随意侵犯原则的《大宪章》以及承载民族文化的教育机构等。这说明中世纪的西欧(     
A.宗教神学无益于社会发展B.社会孕育着转型的力量
C.封建主的权力已实现让渡D.王权已经形成集权体制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4 . 1327年,当英格兰贵族罢黜爱德华二世并将其子推上王位时,引用了“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这句格言。两个世纪以后,意大利一位著名的教皇党人曾表达了如下观点:“废黜不信守义务的国王并非叛乱,因为他本人即是一个人民有权推翻的叛乱者。”这反映出14—16世纪的西欧(     
A.资产阶级代议制日渐完善B.王权与教权间斗争激烈
C.有限王权观念得到了传播D.人民主权原则深入人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其后逐步形成“王在法下”的传统,但《大宪章》的权威是有限的。1267年,议会通过《马尔伯勒法令》,规定《大宪章》的所有条款,无论涉及国王还是其他人,均应得到遵守。这一变化说明(     
A.大宪章的法律地位已得到加强B.解决了王国的内外矛盾
C.国王统而不治的局面开始形成D.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6 . 中世纪时,西欧管理庄园的主要是庄园主、管家、庄园法庭、教区等。英国史学家普拉克内特指出:“中世纪后期,庄园不再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了。从行政角度来看,它的管理被取代是必然的。”这里,取代庄园管理的是(       
A.民族国家B.封建行会C.世俗王权D.基督教会
2024-03-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记载,当法王查理三世最终决定将塞纳河口一带的地方封赐给早已盘踞该地的北欧海盗首领罗洛之时,依照礼节,罗洛本应向法王行臣服礼,但后者认为该仪式有损尊荣,因而拒绝执行,让自己的一位武士替他行臣服礼。这一现象间接说明(     
A.国王权力有待加强B.封君封臣等级森严
C.封臣没有臣服义务D.当时地方割据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356年神圣罗马帝国“黄金诏书”规定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产生,选侯之特权、司法权、荣誉和领地不得受任何程度的侵犯,冒犯选侯者以叛逆罪论处。这表明神圣罗马帝国(       
A.统治阶级矛盾尖锐B.国内封建势力减弱
C.王权强化困难重重D.民主政治初步确立
2024-01-29更新 | 33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古时期的欧洲,国王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王室领地。在国家权力中,英法等国的封建贵族控制着国家的财政大权,如果没有议会的同意,国王很难实施征税。这反映出中古时期的欧洲(     
A.贵族垄断政治B.经济基础薄弱C.王权相对薄弱D.中央集权瓦解
10 . 中世纪早期,日耳曼各王国对部落时代的习惯法进行了编订,形成了日耳曼法,与罗马法并行使用。日耳曼法保留了公社土地所有制,其规定的契约种类较少,债权与债务关系较为简陋。这些规定(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折射了当时的经济水平D.受到传统罗马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