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伦理与教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督教是罗马帝国对巴勒斯坦地区当地民族高压统治的产物。基督教一开始就反对罗马的统治,仇视富人,号召教徒过清贫的生活。基督教诞生后的前三百年里,遭受了罗马帝国多次镇压。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和一些奴隶主贵族、富人和军官的加入,基督教在教义上、组织上和仪式上变得复杂起来;罗马帝国统治阶级内部也有一部分人逐渐认识到基督教对争取民众和加强统治的重要性。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律,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即罗马国教)。

材料二   中世纪初期,教会是唯一设有学校的地方。教育目的是为宗教神学服务,培养对上帝度诚、忠于教权的教士。《圣经》成为学校唯一的教科书。骑士们则在宫廷和贵族家里接受军事战术训练和礼法教育,以此成为能够维护封建主利益的强悍军人。1213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行会学校,商人子弟学校出现了。这类学校注重本族语和计算的教学,着重学习生产和业务知识,为本行业培养人才。后来这类学校合并成城市学校,并逐渐促成了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城市学校和大学的陆续出现,反映了萌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打破了教会对学校的垄断,对欧洲文化的普及起到推动作用,并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世力、陈光裕《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性质的变化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教会学校和城市学校的不同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