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我国上世纪制定的法律。

制定时间

法律名称

198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198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中国法治建设适应改革开放需要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贯彻落实科学立法全面依法治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为两部宪法目录(部分)。其变化说明(     
1954年宪法序言1982年宪法序言
第一章总纲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国家机构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33条一第56条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85条一第103条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A.人民民主法律保障加强B.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就
C.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D.基层民主制度逐步完善
3 .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历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入宪法
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④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A.④①③②B.④①②③C.④②①③D.①④②③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二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加快。20173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的治国方略及举措。(培育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推动形成统一的民法典的意义。(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023-09-24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找出一条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庆龄先生:

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至于如何由沪北上,已告梦醒与汉年、仲华切商,总期以安全为第一。谨电致意,仁盼回音。

毛泽东、周恩来

——《毛泽东、周恩来邀请宋庆龄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电报》(1949119日)

材料二   19549月,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五四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认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由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根本法的形式得以正式确立,为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发展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奠定了政治基础。此外,毛泽东还创造性地提出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和完善了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保障人民民主、依靠"民主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奠定了坚实的民主基石。

——摘编自韩振峰、米亭《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及其内在统一关系》

材料三   1982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十六字”方针正式确立。随着宪法和政协章程的修改完成,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形式、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重要渠道的性质定位确立起来、贯彻至今。

——摘编自《中国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电邀宋庆龄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开辟“民主新路”的历史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6 . 如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大事件。下列事件与意义关系对应最准确的一组是(     
序号大事件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初步奠定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共十五大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2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基础性地位

A.①B.②C.③D.④
2023-02-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03年,数名学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提出“关于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不久,相关新法制定并通过;2016年,全国人大法工委共研究处理了92件公民针对法律法规涉嫌违宪违法的审查建议。这表明,当代中国(     
A.依法治国全面落实B.宪法权威得以彰显
C.立法助力脱贫攻坚D.民众法治意识增强
8 .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     
A.标志着我国法律体系完全形成B.有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
C.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D.实现了国家管理的有法可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其内容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些规定表明《民法典》(     
A.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法制基础B.重在保护我国广大公民的私权利
C.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D.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文件
10 .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我国于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后相继制定担保法、合同法等单法。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标志我国正式进入法典化时代。我国民法不断发展,主要是基于
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C.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D.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