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改实录(部分)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出台,将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从乡级扩大到县级。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规定: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

1986年《选举法》第二次修订,把三人以上附议推荐候选人修改为选民十人以上联名。修改方案: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名或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据《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直接选举中人大代表候选人提名程序问题研究》等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3-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南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戴仕军在《李鸿章研究概述》中讲到:受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不同特点的影响,关于李鸿章的研究存在明显的时代烙印。大致分为三个时段:(一)1949年前:奠定基础,毁誉参半;(二)1949—1978年:价值重建,批倒批臭;(三)1979年至今:初步繁荣,重新评价。出现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是
A.时代特征影响评价标准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
C.史学界受阶级斗争史观的影响D.李鸿章本身的复杂性与矛盾
3 . 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
A.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
B.体现对人文主义的一贯追求
C.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
D.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2019-06-28更新 | 550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九一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