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1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其中被誉为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是
A.《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加强国家政治建设、法律上层建筑领域的建设,更好地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成为迫切需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的…在一切工作就绪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第四条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摘编自杨凤城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197710月,中央决定修改1975年宪法,许崇德大胆建言恢复国家主席职位,但很快到了批判,“毛主席说过不设国家主席,所以不能设”。虽然许崇德据理力争,但1978年宪法并没有恢复国家主席设置。1980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做出修改宪法的决定,成立了宪法修改委员会,许崇德被派至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主要负责“国家机构”部分的起草。许崇德回忆:“最后,彭真说,七五宪法、七八宪法很不完善,宪法修改要以五四宪法作为基础。这就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两个凡是'对宪法起草的影响。

——摘编自《许崇德:见证中国宪法60年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4年宪法制定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部宪法的性质及体现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期修宪争论的焦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中国在法治建设上的重要探索。
3 .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其意义是(  )
A.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B.把党的思想转化为国家的思想
C.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D.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为了中国人民真正获得当家做主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哪些民主制度?
(2)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受挫折的表现有哪些?哪次会议后,中国的民主建设重新走上正轨?
(3)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哪些具体成就?
2021-06-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是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
③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④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 “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据此可知,“这个宪法”(  )
A.指的是《共同纲领》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C.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原则D.表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7 . 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通过的宪法都包括序言和四章。1954年宪法的目录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1982年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了“国家机构”前面。宪法结构顺序的这一变动
A.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B.昭示着人民当家作主
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完善了国家民主法治
2021-04-11更新 | 608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新育才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我国
时间进程
1954年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1962年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1979年制定一部完善民法典的条件尚不具备
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A.法制建设逐渐体系化、完备化B.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
C.法制建设在曲折发展中逐步完善D.新时期法制建设逐渐走向正规
2021-03-02更新 | 668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2014年中国十八届四中全会把编纂民法典作为重要的立法任务;此后立法机关逐步对原有民法中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旧规则进行纠正,并补充必要的规则;2017年作为开篇之作的民法总则获全国人大表决通过;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些举措
A.为社会主义民主初步建立奠定法律基础
B.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的需要
C.标志我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
D.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和法律化
2021-02-28更新 | 686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截至2018年8月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67件,行政法规756件,地方性法规12000多件,涵盖了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这说明
A.基层民主得到了保障B.以法治国得到了落实
C.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D.行政权滥用受到遏制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