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条明确规定,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对这一规定的理解, 不正确的是(     
A.因应可持续发展理念B.高度保障民法典基础性地位
C.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D.是生态文明改革的重要体现
2 . 2022年11月30日,敬爱的江泽民同志逝世,中华大地笼罩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中,江泽民同志带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间,我国取得的成就有(       
①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②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③《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发布
④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交付出口船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的漫画是我国现代某法典的宣传画。人民论坛网这样评价它:……中国民事法治的未来将更加前景可期。遭遇“霸座”怎么治、出租房的房东要卖房怎么解、高空坠物伤人怎么办等百姓所忧所盼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破解,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该法典(     

①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中国式现代化发挥更大能效。下列关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实践,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②改进选举制度,实行差额选举
③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
④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④①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民法典传承了中华民族德法兼容的优秀传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立法宗旨。它摈弃了历史上资产阶级民法典重物不重人或者物不见人的缺点,把对公民享有的人格尊严的权利,全面纳入民法典的调整和保护范围。根据材料不能得出的是民法典(     
A.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B.内容具有广泛性、体现时代性
C.内容注重保护公民权利D.立法宗旨兼顾德治与法治
6 . 下列选项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15世纪末16世纪初,原产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被传播到欧洲,后来又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地物种的全球性流动解决了人类饥饿问题
B1868年,日本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根除了阻碍社会发展的封建主义因素
C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重新建立国际货币制度。同年,世界银行成立,向主要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有利于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D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该法典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了明确详实的规定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A.AB.BC.CD.D
7 . 报纸纪录着历史的变迁,下图报章报道的会议
A.开始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B.把依法治国的方略写进宪法
C.制定了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通过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021-05-14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