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表为清朝前期针对边疆危机采取的措施。据此可知,清政府(     
危机地区背景措施
东南: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黑龙江流域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北部:新疆葛尔丹叛乱平定叛乱,实行盟旗制度
西北: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平定叛乱;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
西南:西藏宗教问题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颁布法律
A.逐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控B.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
C.与明朝地方管理制度一脉相承D.面临严重的民族与边疆危机
2023-06-01更新 | 16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从秦朝起逐渐发展,阶段性地积累使这种封建政治体制不断完善化、制度化,至明清两代达到顶峰。而明清两朝同处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共同的大时代背景造成二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范畴内有着众多的相似点。相似点可指(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丞相制度废除B.对外关系相对封闭
C.新的经济因素获得较快发展D.儒学正统地位不保
3 . 乾隆帝谕令:“喀尔喀四部落及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归降时,皆不去汗名……本朝之维持黄教,原因众蒙古素所皈依,……至于衣服制度,不妨仍其旧俗。”据此可知,清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实施的政策是(     
A.扩大贸易B.招抚授官C.因地制宜D.军事控制
2023-07-02更新 | 41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雍正曾说:“中国(此指汉族地区)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下列哪些属于“塞外一统极盛于我朝”的原因(     
①设置宣政院 ②联姻 ③平定叛乱 ④册封达赖和班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2-11-14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内边防务”“外边防务”是研究古代中国边疆问题时使用的概念。明朝中期以前,中国的边疆政策以“内边防务”为主,而到明清时期则是以“外边防务”为主。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②中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③中华民族以融合成密不可分的整体④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3-05-27更新 | 59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16-18世纪中期,强盛的中国是耶稣会士们口中称颂的对象。18世纪晚期,在马戛尔尼使团成员的著作中,他们已摒弃了之前欧洲对东方文明古国的向往之情,而是带着优越感来评判中国的一切。与早前欧洲耶稣会士们相比,马戛尔尼使团成员对中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廷腐败损害自身国际形象B.英国使团成员的身份更高贵
C.二者对东方文明了解的差异D.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实力日盛
7 . 明宣德八年(1433年),日本人贡时附带的苏木每斤定价钞一贯,而同时明政府支付给京师文武官员充作俸禄的规定是:苏木每斤准(折合)钞五十贯。这从侧面
A.反映出朝贡贸易长期存在的原因B.揭示了朝贡贸易体制的本质
C.说明海外贸易置于官府控制之下D.体现了中日经济活动的全貌
8 . 明朝嘉靖年间曾任福建巡抚的谭纶指出:“海上之国,方圆千里以上者多至不知其数。无中国绫锦丝棉之物则不可以为国。海禁愈严,中国货物价值愈厚,而奔趋贸易者愈众。私通不行,则伴以攘夺。”谭纶意在
A.彰显天朝的物资丰富B.强调中外通商的原因
C.说明抗倭斗争的艰巨D.阐述物价上涨的缘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