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国语》记载,祭公谋父曾以“先王耀德不观兵”谏止周穆王伐犬戎。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慎用武力、偏重怀柔的思想,影响深远。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上层分子采取笼络办法的是
①设置羁縻府州   ②册封哲布尊丹巴活佛   ③设置鸿胪寺   ④扩建避暑山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 . 《明会典》记载:“西番,古吐番地。元时为郡县,洪武初因其旧职。于是乌思藏番僧有阐教王、阐化王、辅教王、赞善王统化番民。又有护教王、大乘法王、大宝法王凡七王,俱赐银印,令比岁或间岁朝贡。”这反映的是明朝
A.对西藏僧俗首领采取的进京朝贡模式B.对奴儿干都司所采取的定期巡视规制
C.对乌思藏恢复和扩大了双边贸易关系D.对蒙古基层首领定制了进京朝贡模式
2020-08-30更新 | 110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3 . 理藩院是清代主管北、西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的中央机构。然在《清代的外交机构》一书记载:“帝俄(俄国)这个北方的国家,在清政府的错觉中,亦片面地以属国相待,乃一并置于理藩院的管理之下”。这从侧面反映了理藩院
A.主管边疆民族事务B.地位与内阁相同
C.职责范围有所扩大D.强化了皇权统治
2018-07-06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专项专练(选择性必修1)-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第1课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