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蒙古草原南部逐渐开发,明代中后期与北方蒙古鞑靼较长时期基本保持和平状态以及开展互市贸易。在中国与俄国恰克图通商后,山西商人前往蒙古及俄国经商的更多,他们每年把茶叶、布匹、丝绸等商品运往蒙古库伦、科布多、恰克图等地,仅仅和俄国商人交易的砖茶就有四十余万箱。在道光十七年至十九年(1837~1839年)间,仅在恰克图一地的市场中,中国平均每年对俄茶叶输出价值折合白银达320万两之多,远超俄国同期由恰克图向清朝的商品输出。中国由此获得大量以白银支付的贸易盈余。

——摘编自谢元鲁《明清北方边境对外贸易与晋商的兴衰》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美国长期在经济等方面奉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并对苏联社会主义势力严厉制裁。1949年3月3日杜鲁门政府却批准了对华加强贸易,只对部分具有直接军事用途的物资实行禁运,以防止中国将这些物资转运到其他共产党国家。

——摘编自吴浩、刘艳斐《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与英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调整(1952~1957)》

材料三   1978年以来中国进出口增长曲线图(单位:亿美元)


——据《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北方边境对外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49年美国调整对华贸易政策的背景,并分析其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顺差的新特点。
2020-08-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中学2020届高三仿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