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统一全国,朱元璋在前朝民族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进而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民族政策。朱元璋认为“治夷之道,必威德兼施,使其畏感。”对蒙古族,一方面武力打击,一方面承认元朝曾经统治中国的正统性,运用怀柔手段笼络安抚蒙古贵族和平民。对南方各少数民族,主要侧重“以德怀之”。政治上,继承土司制度并加以改进,推行土流合治;文化上,“用夏变夷”,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儒学;经济上,实施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

——摘编自杨杰《论明太祖朱元璋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积极推行“重边教,宏教化,以固国族而成统一”的民族同化政策,如提倡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奖励内地人民移住边疆或边疆人民移住内地、推行“国语”运动等,以便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汉化的中华民族”。受此影响,贵州大力推行统一语言文字、汉苗通婚、统一服装等运动。

——摘编自郑大华《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三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相对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言,社会供给的不足和结构性失衡,这种不足和结构性失衡在民族地区尤为突出。为此,党中央从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着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提出在民族地区重点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法规,取得了卓越成就。

——摘编自张学敏、柴然《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政策发展及新时代走向——基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民族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国民党的民族政策。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新时代我国民族政策的看法。
2023-07-27更新 | 67次组卷 | 4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2 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少数民族居住的新疆、蒙古、青海地区,清朝诸位皇帝大都针对民族地区特点进行了有所区分的立法。从清太宗皇太极时期开始,向蒙古颁布了应遵守的法律制度。顺治年间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条例。之后在康、雍、乾年间多次进行修订,修订后的《蒙古律例》分官衔、户口、差徭、朝贡、会盟、行军、边境哨卡、盗贼等十二卷,共二百零九条。在蒙古部众中建旗佐,严格划分各部落之间的界限,以防止各旗间的联合。清政府还从法律上禁止蒙汉两族之间自由往来,不许蒙汉通婚,不准内地汉人到蒙地从事农耕,蒙古王公不得延请内地书吏等。清代将国家立法推及边疆地区,形成了国家法和边疆民族习惯法并存的二元结构。清代边疆民族立法之举措使得清中央政府以法律为手段保障边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服悦。1875~1878年,左宗棠进军新疆时,当地民众夹道欢迎,清军在当地军民的帮助下驱逐了阿古柏,收复了伊犁失地。

——摘编自王志强《有清一代西北边疆民族立法措施评析》

材料二清朝的“盛世边疆”仍然存在着古代历史条件局限下所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矛盾。边疆内部及其中原内地之间仍然存在着历史上形成的深刻隔阂,各区域社会形态差异较大,难以在经济、文化层面形成紧密的整体,维系国家统一主要依靠统治阶级的政治共识。19世纪以后,清朝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维持衰退中的国内政治、经济体系,保卫边疆安全的能力和意愿必然逐渐低落。无论是为防止已经内部化的边疆矛盾再度激化,抑或是为杜绝外部新的边疆矛盾产生,清政府采取的都是以“不变”求“稳定”的安全策略。战争动乱及五口通商对东南沿海社会、经济秩序的冲击,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其所引起的连锁反应迅速传遍全国,新旧矛盾交织的边疆地区,成为列强觊觎的薄弱环节。中国边疆被完全卷入列强的全球地缘竞争之中,“宗藩体系”土崩瓦解,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呈现出从全面包围,到逐次剥离,直至豆蔻瓜分的态势。

       ——摘编自李皛《全球化视角下的晚清边疆危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边疆立法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2022-09-30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运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是指组成文明的诸因素,如语言、宗教、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组织、风俗习惯等,在不断地进行传播和接受,文明在纵向发展的同时,横向上也在相互运动,这是文明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会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世界史或中国史相关知识,评述材料中马克垚关于人类文明史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3-07-15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