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1954年,毛泽东指出“中间地带”先是介于美国和社会主义阵营间,又介于两大阵营之间。20世纪60年代,又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思想,认为可以建立起包含苏联和广大中间地带国家和地区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毛泽东“中间地带”思想的演变(     
A.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合作B.反映出两极格局的复杂多变
C.摆脱了意识形态为外交的影响D.基于对内外形势的客观分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理想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倾向和外交实践。英国在巴黎和会保全了自己在殖民地和全球的利益,和会上取得的成功使英国外交界喜出望外,他们急于重振雄风,以积极的态度介入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当德国在1924年9月提出加入国际联盟和修改《凡尔赛和约》的请求时,英国单独与德国谈判,劝告德国同意以国际保障方式解决西部边界安全问题,借此打消法国的疑虑,从而不对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设置障碍。从希特勒1933年上台直到他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政府都不愿对希特勒的侵略意图和行径作出适度的强硬反应,而是一味姑息退让,试图以和平方式处理德国引起的问题。

——摘编自倪学德、倪学勇《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的理想主义外交》

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在冷战格局下,世界仍受核战争乌云的笼罩,而中国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1974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坚持不搞军事扩张。到了21世纪,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倡导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共同维护。同时自1971年以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发展,世界格局如何演变,中国始终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践行对联合国的支持和承诺,已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新时期,在“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努力通过“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摘编自卢静《中国和平外交的风格与气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推行“理想主义”外交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原则。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外交政策的不同之处。
2023-11-21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新乡·阶段练习
3 . 1955-1959年,中国向朝鲜、越南、也门、柬埔寨等国提供了总价值约为6.8亿人民币的援助。到1963年11月,中国向几内亚、马里和加纳协议援助9个轻工业项目,其中几内亚3项、马里4项、加纳2项。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援助(     
A.表明中国工业化成就显著B.意在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强调地缘合作以实现共赢D.深受革命外交和冷战格局影响
2023-09-26更新 | 388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