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8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建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在戴高乐看来,法国若要在世界上重振雄风、再现辉煌,就必须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并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法国对现存秩序提出挑战,试图冲破两极格局,跨越对立联盟谋求大国地位。……与此同时,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苏联阵营中的中国与法国有着相同的处境,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日益提高,反苏情绪严重。1964年1月27日,法国冲破西方世界对新中国的封锁,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伊始,世界局势处于动荡之中。密朗特总统认为,冷战结束曾经被视为借中国抗衡美苏,保留提高法国大国地位的政治战略目标不复存在。相反,西方价值观在东欧、前苏联地区的得势使法国一部分相信西方价值观应主宰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法国对华进行制裁,中止了法中政治对话和高层往来,冻结了两国军事方面的合作,纵容反对中国的活动。1995年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2002年连选连任。希拉克在任期间曾四度访华,是与中国保持最密切接触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之一。他致力于发展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体现在“共同责任精神”,宗旨是“和平与进步”。中法关系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志成、袁婷《法国对华政策的历史演进:从戴高乐到萨科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建交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结束后中法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法关系变化的因素。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法文化交流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它既留下了十八十九世纪中国文化对法国文化影响的痕迹,更烙上了法兰西思想历史对中国革命和历史深远影响的印记,奠定了五四运动及其后法兰西文化在中国大地的广泛传播。戴高乐在1961年就指出,不能无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存在,法国与中国没有外交关系是“不正常的”,同中国隔绝的状况应该结束了,并设法了解与中国建交的可能性。1964年1月27日,中国和法国同时发表只有两句话的建交联合公报,被西方舆论称为爆炸了一颗“外交核炸弹”。

       ——摘编自雷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法关系研究》等

材料二   法国是欧洲建设的领头羊,在当时冷战正酣的形势下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和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在亚洲始于日本,在欧洲始于法国,而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则是日本远不能企及的。中法关系的发展在欧洲则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西欧国家相继出台对华政策。德国积极发展对华关系,最初完全是受到法国的启发。当时中美尚未建交,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对华关系,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其特殊意义和作用不言自明。

——摘编自孙海潮《中法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析“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法文化交流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的具体表现并概括1964年中法两国建交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建交的影响,并谈谈中法关系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世界掀起民族解放运动,中国支持越南人民的解放战争,法国政府拒绝承认新中国。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期间,中法双方没有进行接触。同年,孟戴斯-弗朗斯组阁并会见周总理,中法两国总理的首次会晤打开了两国关系的新起点。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法国总统戴高乐想借中国的力量把美国赶出亚洲,决定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638月《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在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共同声明签署,突出了英国的特殊地位,让法国方面十分不满。《条约》发表的时候中法两国的核武器试验都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这加速了两国接触。19641月,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法同时发布联合公报,此后,意大利、加拿大、比利时陆续与中国建交。1978年法国总理雷蒙巴尔访问中国,签订了科技合作协定。这是中国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科技合作协定。

——张锡昌《影响世界格局的“外交核爆炸”》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法建交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建交的作用和启示。
2022-06-0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