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我国
建交时间建交国家
1970年意大利
1971年奥地利、比利时、冰岛
1972年希腊、联邦德国、卢森堡、英国、荷兰
1973年西班牙
A.多边外交已取得明显成效B.外交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C.现代化建设外部环境改善D.改革开放得到普遍认同
2 . 1954年7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对中国外交及有关工作提出了11条建议,其中包括争取与英、法改善关系、建立邦交:争取与美国政府改善某些关系:团结一切愿意和平的力量(包括政府在内)、孤立和分化美国等。毛泽东的讲话表明
A.出席日内瓦会议促进中国外交政策调整B.中国外交适应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C.中国外交开始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D.中国外交冲破了美国的孤立和封锁政策
3 . 20世纪50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材料中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不结盟运动会议
4 . 1962年,美国国务院新设了一个“大陆中国事务”科。一年以后,它升格为完全独立的“亚洲共产主义事务”司。1963年11月,肯尼迪宣布,“我们并不拘泥于一项敌视红色中国的政策”。这表明
A.中国的重要性得到了美国的承认
B.中国国力急速提升迫使美国调整政策
C.冷战政策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D.美国逐渐放弃了单纯的意识形态外交
5 . 亚非会议掀起的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1955年到1964年,中国建交国增加了29个,除南斯拉夫和法国外都是亚非拉国家。这表明新中国
A.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B.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C.实行求同存异原则取得显著成效D.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6 . 1949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规定:“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这一规定
A.是基于新中国的国情而确定的B.旨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C.已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D.-密切了中国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2020-11-26更新 | 490次组卷 | 14卷引用:单元复习09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习题】-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外交家,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年1月27日,顾维钧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

——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材料二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求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发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请问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义要求”的内容是什么?对此,列强的态度怎样?中国国内对其又是如何回应的?
(2)据材料二概括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言所体现的外交思想。结合所学,指出这次会议取得了什么积极成果?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3)上述材料体现出两位外交家的共同愿望是什么?影响近现代中国两次外交活动不同结局的因素有哪些?
8 . 《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戒修改,戒重订。”体现此既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
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 . 1954年《关于恢复印 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中提及:与会国保证尊重  、老(挝)、柬(埔寨) 三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对它们的内政不予任何干涉。题中 方框里的国家应是
A.越(南)B.印(度)C.中(国)D.印(尼)
10 . 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由此可见
A.体现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B.政策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
C.目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新中国外交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