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北齐初年,沿用东魏永安五铢钱,杂用其他钱币。北齐文宣帝执政后,开始铸造新的钱币——“常平五铢”,“常平”源于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实行的平籴法,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以储存,歉年卖出所储粮食。由此可推知,文宣帝此举意在(     
A.稳定社会经济秩序B.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2 . 不同于魏晋时期民间私铸“土钱”的多样式,唐朝尤其是开元通宝发行后,私钱完全仿照官钱铸造,“公铸者号官炉钱……富商往往藏之,以易江淮私铸者”。这一现象表明(     
A.货币铸造逐渐走向规范化B.官私手工业技艺存在差异
C.货币与国家认同密切相关D.政府的经济管控能力增强
3 .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参考中心,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想兑换黄金,必须先换成美元,再以固定价格35美元去兑换1盎司黄金。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这一变革(     
A.加速了世界贸易体系的瓦解B.体现了美国经济优势的相对削弱
C.导致了美国金本位制的破产D.宣告了美元霸权地位的彻底丧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先秦诸子在著述中多次提道:天道为圆,地道为方,法天象地。把这些思想应用于钱币制度,就是:外为圆肉(即钱体),所以像天;内为方孔(即钱的穿孔),所以像地。于一钱之中,法备天地,天覆地载,万宇一统。材料可用来说明(     
A.先秦冶炼技术日益成熟B.秦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C.传统文化影响货币形制D.货币形制走向规范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利益,相继废除了金本位制,逐步形成了英镑集团、法郎集团、美元集团三个货币集团,各个货币集团都在争夺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权,国际金融关系处于混乱中。美国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黄金储备量也大大增加,一度占有世界三分之二的黄金储备。在这一过程中,美元逐渐取得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强势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使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美元霸权地位正式明朗化、法律化。

——摘编自张善国《浅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原因》

材料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双挂钩”体制,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和储备货币供应制的刚性和缺乏效率。同时,它是建立在不平等关系基础上的货币制度,不能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自20世纪60年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西欧等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与此相反,美国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国际市场上美元大量过剩,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发生多次美元危机。1976年,世界各国齐聚牙买加,经过对黄金和汇率的讨论,建立了沿用至今的牙买加协议。

——摘编自黄鸿春《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并指出该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变化的认识。
2024-01-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国先秦时期青铜铸币主要有刀、布、钱三大体系。关于这几种铸币形制的来源,钱币学界权威学者认为:“铲(布)币是由农具铜钱演变而来”,“刀币是由工具刀削演变而来”,“圜钱是战国中期由玉璧演变而来的”。这一观点意在说明,当时的铸币形制(     
A.体现了诸国纷争的特点B.蕴含着风格多样的美感
C.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D.受到了生产活动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68年,美国约翰逊政府宣布了一系列其长期抗拒的限制性经济措施,如控制资本和阻止资本外流等。随后,美国联合欧洲国家实行黄金价格双轨制,官方间的黄金兑换被暂时冻结,美元对黄金的自由可兑换性宣告破产。这说明当时(     
A.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B.美国丧失了全球霸主地位
C.全球金融机构职能调整D.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
8 . 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颁布《财政部关于施行法币布告》,规定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个人,均不得保留银币、金银。该币制改革(     
①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而出台                    ②将白银收归国有并禁止银元流通
③是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开始施行的标志             ④客观上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提供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南宋初期,政府铸钱量日益下降,铜钱不断外流,同时市场上大量出现将铜钱熔铸为铜器出售和私铸劣质铜钱牟利的现象,政府为此采取过一些措施,但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这(       
A.体现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B.源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为纸币广泛流通创造了条件D.宣告南宋政府的信用破产
2023-07-16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北魏时期(     
A.北方商品经济出现严重衰退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
C.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D.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