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西汉政府“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白金币分三种,其中一枚圆形的龙纹币,重八两,值三千钱。而皮币则是用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制成,规定价值四十万钱,王侯到京城朝见拜贺时,必须用这种皮币将价值不过数千文的礼器包裹起来。汉武帝的这些措施(     
A.有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有效提高了工商业者地位
C.减轻了地方郡国的赋税负担D.增进了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2 . 有学者指出:在宋朝仅凭借商业信用实现割裂货币材质与货币的价值很难成功,正所谓“王者制钱”,交子产生于民间的商品交换,但若无强制意志,纸币的产生与流通不会进行得如此顺畅。该学者意在强调宋朝交子产生与流通源于(     
A.铜钱流通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B.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双重推动力
C.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深刻影响D.赋税和徭役征收呈现货币化趋势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设立机构来维持各国货币间的平价值,同时允许各国独立追求国内经济目标并在必要时对平价准则进行调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旨在纠正战时金币汇兑标准中的常见问题,如竞争性贬值、贸易保护主义、通货紧缩、高失业率等,并为各国提供一种介于更大汇率灵活性和回归金本位之间的妥协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持续面对宏观调控、汇率可信度和充足流动性所导致的问题。在这一不完善的体系中,美元迅速成为主要国际储备和支付手段。

——迈克尔·波尔多《美联储货币政策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   纵观中国与国际金融体系互动的历程可以发现,中国从建国初期的国际金融体系游离者和挑战者,逐渐转变为国际金融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中国通过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合作,获得了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国际金融体系由于有了中国的积极参与而变得更具代表性。

——陆演炜《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动力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重建国际金融体系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与国际金融体系关系的演变及其原因。
2022-05-09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国家只有“钱法”、“钞法”而无“银法”,白银的熔铸、发行及管理权力多属民间势力,供应来源主要是海外的日本、美洲等地。政府对于白银的开采也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货币主导权逐渐下移B.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C.白银货币价值被忽视D.外商控制了中国市场
2021-04-21更新 | 1183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