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摘编自洪国起等《透视美国人权外交:人权·主权·霸权》

材料二   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各国汇率的任意波动,各个国家更加怀念传统的国际金本位制。……19439月至11月,英美两国代表在华盛顿就战后货币体系问题进行会谈。由于英美两个国家经济、政治实力相差悬殊,双方会谈的结果是采用“怀特计划”,同时吸收“凯恩斯计划”中的一些成分。

——摘编自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学政治》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谈谈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的背景怎样?其影响如何?
2022-11-21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

2 . 材料一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欧洲最主要的金融中心,它的汇票可以在世界各地兑换,扮演了世界货币的角色,成为欧洲各个王国、公爵、公司的借款人,俨然是欧洲的央行。

——摘编自孙兴杰《资本转移与荷兰的衰落》


[探究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

材料二 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5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傲视列强,伦敦也逐渐成为全球生产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伴随着19世纪最后20年国际金本位制的确立,英国积累了大量黄金储备,英镑成为国际贸易最主要的结算货币和支付手段,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一战前得以确立,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金融中心。

——摘编自《国际金融中心百年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探究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伦敦成为当时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

材料三 美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使经济实力一次又一次地飞跃,为纽约成为世界性的金融中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战之后,美元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击败英镑,成为货币霸主。美国利用政治手段和军事力量,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在亚非拉地区援助参战国恢复国内经济,纽约也将金融活动的触角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摘编自《国际金融中心百年变迁对中国的启示》


[探究3] 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进行资本扩张的。
2022-09-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讲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3届高三选必1一轮导学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材料一 中国货币发展图样



[探究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

材料二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禁民私造。

——摘编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探究2] 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使用交子的原因。

材料三 伴随白银在赋役改革中渗透到整个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市场前所未有地更加活跃起来……中国白银货币化直接或间接推动了日本、美洲白银矿产的大开发。伴随白银货币的极大发展,市场超越了国界,形成了市场网络的全球性链接。明代白银货币化首先是中国社会内部蕴藏着国家与社会转型趋向的产物,也是中国与全球互动关系的产物。

——摘编自万明《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


[探究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时间标志
战国赵、齐、楚等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奴鼻钱等
秦代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汉武帝时中央统一铸造五珠钱
唐高祖时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宋代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账币发展的基本趋势。

材料二 明初,流通中铜钱不“宝钞”开行,禁金银交易,但江南商贾“丌论账物贵贱,均以银定价”。嘉靖初(1522年),“钞丽丌行,钱大已壅”,朝廷遂“弛用银之禁”。到万历九年(1581年),“一条鞭法”把丁役、土贡等归于田亩,“计亩征银”,白银发展为流通中的主要账币。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叱》等


(2)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账币的原因。

材料三 “入篮”


注:SDR 作为许多国际组织的记败单位也被称为纸黄金,2016 年 10 月 1 日之 前,SDR账币篮子里只有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3)请结合所学历叱知识对材料三漫画的主题进行解读。(要求:紧扣主题,解读合理。)
2021-01-21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点对点专项训练(选择性必修一)-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8年,在总结了前两次铸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汉武帝下令铸造五铢钱,钱文五铢,重如其文,标准重量为4克。五铢钱继承了秦半两钱的形制,圆形方孔,钱径2.5厘米,厚0.12厘米,四周有麻,是一种轻重大小适度的铜质钱币。汉武帝还将货币的铸造和发行权收归中央政府。汉武帝铸行五铢钱,是我国货币史上ー次里程碑式的改革。自此一直到唐朝初期,五铢钱流行了七百三十九年,形成了中国货币史上罕见的五铢钱体制时期。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铸币权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法宝,并一直影响到近代。

——摘编自汪锡鹏《货币千年载春秋——从中国货币发展史看历史人物的功过》

材料二 我国虽是一个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但同时也是一个“早熟的文明产儿”,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北宋时期,各地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对纸币这种飞跃性货币的适应也会有不同…宋代商品经济中掺杂者大量土地兼并下农民因破产而“含本逐末”寻求出路的因素,造成货币流通手段改革的大大提前…宋廷虽曾多次制定法律,试图确保纸币的流通,却在实际上未曾真正办到,货币政策朝令夕改,统治者发行官方纸币沿着有本金到少本金直至滥发无度演进,在有限地域内的流通很不稳定。

——摘编自李琳莎《论中国早期纸币的盛行及衰落——北宋交子在货币史上的短暂ー现》

材料三 明初用金银交易,白银不是合法货币。从427件徽州土地买卖契约文书中,我们可看到民间用白银的真实记载。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宝钞泛成灾,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洪武到建文时期的宝钞,已经显示了其迅速衰落的迹象,白银货币化趋势已经出现。明后期、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白银货币化过程实际上是与一系列官方赋役改革过程重合在一起的,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也是一系列赋役改革推而广之的过程。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一个研究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所铸五铢钱的特点及铸造五铢钱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时期纸币兴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货币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货币推动着经济发展,又影响政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六国,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朝的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为上 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 4 世纪左右,罗马开始官铸钱币。原始的铜钱重 1 罗马磅, 其余铜钱则为 1 磅的倍数或分数。银币最初只是罗马人为了意大利南部的军事和 商业需要而铸造的,价值达 2 个达拉克姆。公元前 269 年,罗马实行新的货币制度。这种新的货币体系包括银币(第那流斯)和铜币(阿斯),一个银币值 10 个铜币。

——摘自《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三十年代初,中国白银被西方列强大量抢购,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同 期,日本企图形成日满华经济区,以推进华北的分离。为此国民政府于 1935 年11 月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 设立专门委员会,办理法币发行等事宜。规定一切款项概以法币为限,禁止白银流通。……法币的发行一举 结束了千百年来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混乱状态,实现了中国币制的统一。相对于旧的货币体系和制度,能更深、更广、更多层面地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也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并且形成民族国家经济共同体,在金融方面完成了对日 作战的准备,为“增强抗战能力之最大因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37 年,法币发行总额不过 14 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 5 千亿 元;到 1947 年 4 月,发行额又增至 16 万亿元以上;1948 年,法币发行额竟达 660 万亿元以上,等于 1937 年的 47 万倍,物价上涨了 3492 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摘编自姚会元《中国货币银行》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古罗马和秦朝货币的共同之处。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和主要措施,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2021-10-29更新 | 476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背记练(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图


材料二   193511月,国民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一)集中钞票发行权。

(二)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

(三)废除银本位制,白银收归国有。

(四)规定法币不能兑现(银)。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等主要国家对于法币改革采取支持的态度。而日本侵略分子叫嚷: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

——摘编自姚会元《“法币”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199911日在欧盟范围内正式发行的欧元是具有独立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货币。欧元七种面值的纸币,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正面为门窗,背面是桥的设计方式。拱门和窗户图案象征着开放和合作的精神,桥形建筑代表着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沟通。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主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元诞生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