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下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单位:%)。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     

年代

宝钞

白银

谷物和绢布

1402~1424 (明成祖)

82. 5

1

16. 5

1424~1425 (明仁宗)

66. 7

0

33. 3

1425~1435(明宣宗)

22. 5

2. 5

75

1435~1449(明英宗正统年间)

0

64. 8

35. 2

1450~1456(明代宗)

0

90

10

1457~1464 (明英宗天顺年间)

0

93. 9

6. 1

1464~1487 (明宪宗)

0

100

0

A.明朝后期物价恶性膨胀B.专制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削弱
C.老百姓生活的日益贫困D.宝钞崩溃是白银货币化主要原因
2024-05-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大航海时代,美洲贵重金属大量涌入欧洲,金币、银币随之普及。但不同国家的供应量差别、铸币中贵金属含量差别大,致使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率不一,而且浮动性强。在牛顿建议的基础上,英国议会于1717年立法,规定金银币兑换比值,形成了“复本位制”,随后,美国、法国都向英国学习“先进经验”,但各国兑换比价不同,市场套利现象严重。1774年,英国重铸货币,放弃白银,形成实质上的“金本位制”。19世纪初,随着英国对外贸易逆差加剧,英国国内白银急剧减少,英国议会制定《金本位法》,确定了英镑只盯住黄金的方针政策,这标志着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的国家。在金本位的支撑下,英国国力昌盛,最后变成了“日不落帝国”。于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主要国家在货币政策上基本都效仿英国,无论最初的“银本位制”还是“复本位制”,最后都演化成“金本位制:正如达尔文所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样,在长期的选择中,白银的货币光环渐渐暗淡,金本位制则日益稳固。

——摘编自【日】黑田明伸《货币制度的世界史——解读“非对称性”》


根据材料,围绕“世界货币演变”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