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镑的国际化进程发端于近代早期,并在19世纪完成。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英镑”,至少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镑国际化并未成为政府货币政策的明确目标,英镑国际地位的确立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自然发展的结果。然而,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往往能获得额外的国际经济利益与特殊的国际政治权力,一旦英国政府意识到这种好处,就会自然地将维持英镑的国际化地位作为自己始终坚守的目标。

——摘编自杨玲《英镑国际化的历程与历史经验》

材料二   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人民币国际化也标志着国际金融领域新时代的开始,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利于中国,而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消除也将产生重要影响。美元对世界外汇储备有着重要的影响,占了世界60%以上的金额,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出现了严重的双重赤字和巨大的国际赤字,同时负债也为美元的不稳定埋下了种子。在现代货币体系下,美元持续贬值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造成了重大的威胁。

——摘编自艾兰德《人民币国际化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支撑英镑率先国际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货币的发展变化并简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2023-11-26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华·伊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帝王的赏赐,常常是金银并用的,且用白银的次数更多。政府的开支、人民的税捐以及其他付款等也是这样。当时同中国有经济关系的国家多是用白银交易的。白银还成了纸币的兑现基金。该现象的出现(     
A.表明白银是宋朝的法定货币B.说明白银发挥了更多的货币职能
C.反映了宋朝铜钱数量的不足D.植根于宋朝海外贸易的高度繁荣
2023-11-24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华·伊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36年9月,英、法、美经过多次谈判和妥协,最终达成“三方货币稳定协议”,同意避免竞争性贬值,共同维持英镑、法郎和美元之间的稳定关系。同年10月,三国又达成“三方黄金协议”,其中黄金价格将围绕美国“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兑比浮动。这些举措(     
A.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B.利于稳定国际货币秩序
C.巩固了国际金本位制度D.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023-05-12更新 | 108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州十二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明朝初期徽州地区地契使用情况表,据此可知,该地区(     
年代契约数契约内容分类使用通货分类
卖田卖地卖山其他宝钞谷物绢布
洪武4912172013765
正统54191417335712
成化9083742390
A.土地兼并日渐失控B.白银的货币地位逐渐提升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对外贸易推动了经济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颁布“白银政策法令”,导致国际白银价格暴涨,民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1935年被迫放弃银本位、实行法币改革,分别与英镑美元挂钩,形成英美两国平分秋色的局面。而同时,日本拒绝交出在中国银行的白银、严禁法币在日占区流通;大量发行“伪满币”,并大规模走私白银。由此可见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     
A.受社会性质制约B.缓和列强在华矛盾
C.不利于贸易出口D.抵制日本经济渗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初刘邦以“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名曰榆荚钱,重三铢”;“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此币不仅由国家铸造,还准许地方官府和民间的富人仿铸。汉武帝时又多次变更,最后“罢半两钱,行五铢钱”,由上林三官负责铸造,作为法定货币,通行于全国,并严禁各郡、国和私人仿铸。由此可知(     
A.秦朝半两钱在汉代一直通行B.汉代钱币重量始终保持一致
C.铜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的年号D.国家经济管控能力逐渐增强
2022-09-03更新 | 958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当时的社会风气,其中写道:“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该材料可用于佐证
A.“交子”的诞生与发行B.坊市分区制度的瓦解
C.白银货币化现象的出现D.人们金钱观念的变化
2022-01-14更新 | 245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宋、元、明三朝都曾大量发行纸币,但这些尝试未能得到持续而广泛的社会认可,最终以失败收场。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这一时期
A.发行纸币不符合时代潮流B.商品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衰退
C.朝代更替及民族迁徙频繁D.货币政策不适于生产力发展
9 . 南北朝时期,北方广大地区主要以谷布进行交易,而南朝钱币的使用量较大,范围较广。据此说明
A.北方农作物产量高于南方B.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C.南方铸造技术领先于北方D.南方商品经济发展高于北方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白银经历了从官方非法货币到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过渡的时期。隆庆元年(1567年)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这条法令是明朝在白银货币化客观现实下,首次以法权形式肯定了白银的合法货币地位。1581年,明朝正式推广“一条鞭法”,鼓励民众用白银支付税款,不仅直接导致白银成了当时经济社会的主导货币,也影响了之后200年全世界白银的走向。中国自身的白银产量和存量与当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导致的货币需求量相差很大,从1592年到17世纪初,在中国用黄金兑换白银的比价是15.517,而西班牙的兑换比价是112.51:14。外国白银向中国流入就成为当时贸易和走私的重要目的。1493—1800年,全世界85%的白银和70%的黄金都出自美洲,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了30,000吨,日本大约生产了8,000吨,总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7,000吨到10,000吨。17世纪30年代,西属美洲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和出口的衰减则使银和铜、银和粮食之间的比价上升,沉重打击了中国货币流通与政府支付体系,明朝政府在征集租税以及供养军队方面遇到严重的困难,导致了崇祯政权的倒台。

——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一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等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下,19345月美国实行购买白银法案,实施禁止白银出口和白银收归国有等措施,又使国际银价大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严重缺乏支付工具,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时任财政部长的孔祥熙,曾在美国留学,对西方金融制度相对了解,强力主导推进币制改革。1935113日,国民政府顶住日本强大压力,实行法币改革。将白银立即国有化,停止出口,切断白银与国际汇率关系:同时立即由中央、中国和交通三大银行发行法币,禁止白银流通;放弃银本位制,法币先后与英镑和美元确.立固定汇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明中后期货币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多角度谈谈对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