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布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实际重量多样化的趋势,而且尺寸差异越来越大。这一现象(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体现了交易时间延长的趋势
C.完成了货币统一化历史任务D.加剧了区域间经济的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面“战国时期货币分布”图中,出现了区域性货币在流通中超出以往地域,形成交叉使用的局面。这表明
A.各地经济交流日益密切B.货币交叉使用阻碍经济发展
C.楚币只在长江流域流通D.区域性货币出现统一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夏商周时期以“贝”为流通货币,并将其称为“货贝”。春秋战国时期,金属货币悄然在各诸侯国之间流行开来。秦朝将圆形方孔铜钱——“半两”推行于全国。这些变化反映了(       
A.冶铁技术的进步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改变D.国家统一的要求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1年,英国违背金汇兑本位制,停止英镑自由兑换黄金并大幅贬值,这使美、法等金本位制国家遭受了严重损失,以英国为首的英镑集团、以法国为核心的金集团和以美国为首的美元集团先后成立,加剧了国际货币关系的混乱。1933年,美英法召开伦敦货币会议,大多数代表认为货币稳定是摆脱经济萧条的根本,然而罗斯福更关注美国“健全的内部经济体制”,这熄灭了英法与美国达成货币稳定协议的希望。随着英美两国经济的恢复,特别是德国加紧重新武装,促使美国积极推动美英法三方货币合作。1936年,三国达成《三方货币稳定协议》,一致同意为改善国际贸易环境而努力,“黄金价格将围绕35美元兑换1盎司的金价浮动,并愿意将之延伸至以后加入宣言的国家”。这是三方同时发表的接受法郎适度贬值、承诺相互合作来降低汇率波动的声明,也是一个没有执行机制的“君子协定”。

——据谈谭《从“货币战”到“有限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三方货币稳定协议》。
2023-05-01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货币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变化。影响下列货币形制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战国•刀币


秦•半两


北宋•纸币

A.国家统一B.科技进步C.外贸需要D.商业发展
2022-11-2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020-07-09更新 | 14173次组卷 | 15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