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从秦朝至隋朝,铜钱上的文字基本都是记载钱币重量;自北宋起,铜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的年号形成惯例,如“淳化元宝”“洪武通宝”“乾隆通宝”等。这一变化有助于(     
A.推动政权认同B.确立纸币主导地位
C.保证铜钱质量D.推动书法艺术推广
2024-01-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魏晋以来,民间多以谷物、布帛易物。《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北魏孝文帝铸太和五铢,诏“京师及诸州镇皆同行之”,结果仅得以流通于京师一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币制混乱激化社会矛盾B.租税制度影响金属货币流通
C.各区域间经济联系断绝D.分裂战乱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3 . 《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北魏时期(     
A.北方商品经济出现严重衰退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
C.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D.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
4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B.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C.官府垄断冶铜行业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2-11-14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晋书》记载:“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兑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这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抑制B.三国时存在大宗商品交易
C.商品交换遭到官府禁绝D.江南地区得到更多的开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