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
2023-02-24更新 | 312次组卷 | 6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票证折射“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那个年代(建国初期)是全国人民都勒紧裤腰带的时期,当时每家每户每天都过着凭票购物的生活。那个时候要精打细算精心管理怎样使用一个月内的粮票。因为每人每月好像就是供应三两油,平时的饭菜很少吃到油香味,所以我们每次去买肉时都挑肥的。

除了涉及到吃饭问题的粮票、油票等,服装和用品类的票证同样繁多,从布鞋票到火柴票等,应有尽有,一些贵重物品更是一票难求。

——据退休职工朱秋成2009年回忆

材料三

1978年以后,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城市居民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家家户户的粮票基本都有所盈余,政府部门开始研究是否应该取消粮票。从199341日起,国家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伴随城镇居民生活近40年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1994年,全国各地基本取消粮票,票证时代彻底终结。

——摘编自文刃《粮票制度的诞生与取消》

(1)从史料类型角度分别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票证所折射出的“时代变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初期,在川蜀地区施行了一项特殊的掠夺性经济政策,铜钱和白银被大量上交给开封,民间交易绢帛被禁止,由此逐渐形成了川蜀铁钱区。小铁钱自身价值低,运输成本高,携带不便,存在明显缺陷。川蜀地区经济基础好,民间积累了丰富的商业资本,盛产茶叶、丝绸和糖等重要物资,交易浩繁,有大量货币需求。益州(今成都)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基础,民间自谋出路选择使用铁钱券进行贸易,当地造纸和印刷业发达也为纸币的流通提供了技术可能,于是交子得以诞生。

——摘编自姜锡东、李金闯《北宋初期四川地区的货币供应与交子诞生原因再探》

材料二   明朝初期实行钱钞并用的货币体系。但后来,因为纸钞贬值,民间货币结算大量采用白银。明英宗时,政府不得不承认白银的合法货币地位,中国由此确立了银本位制度的货币体系。隆庆开关后,西方国家向中国购买了大量茶叶、大黄、瓷器、丝绸等物品,均是用白银进行结算的,一条鞭法的赋税政策中所征收的货币税金也是以白银进行结算的。但大量白银涌入国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交子诞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货币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