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图片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秦半两钱

唐朝开元通宝

北宋交子铜印版

A.货币的政治化的趋势加强B.形状由杂乱多样到逐渐统一
C.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2022-05-10更新 | 475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部分【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晚清政府发行的纸币——大清银行兑换券,它是中国金融史上第一套具有国家法定本位币的纸币。作为史料它直接说明(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剧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
C.中国近代货币体系混乱D.中国货币体系的近代化趋势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国古代货币形态的演变

材料一   中国实行着有别于欧洲和西亚、印度的货币系统。其特点长期以铜钱为主要货币,这是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中国古代货币形制和币材也在不断变动,货币经济也起伏波动。

——黄纯艳《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十八讲》

材料二   中国古代各时期主要货币形态变化简表

阶段1 秦朝至隋朝
秦朝统一全国货币,通行半两钱。汉武帝时开始发行五铢钱,并且禁止私人和地方郡国铸造,中央政府完全掌握了铸币权。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经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朝长期使用,是古代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
阶段2 唐朝
唐朝开元通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汉以来的五铢钱是计重钱体制,开元通宝不标重量,淡化本身价值,加强符号化特征,由重量货币发展到名义货币,是一个进步。开元通宝钱最早对铜钱成分配比加以制度化,有利于铸钱质量的提高。开元通宝“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成为后世铸造铜钱的规范。
阶段3 宋朝至明朝
宋元时期纸币大量流通,形成纸币和铜钱共同使用的局面。纸币自身无价值而法定价值大,能够适应大宗交易和大额支付需求。但宋朝和元朝政府往往利用滥发纸币搜刮百姓,弥补财政亏空。明朝初年力图恢复纸币制度,但是发行量过大,纸币不断贬值。纸币制度最终名存实亡。
阶段4 明朝和清朝(1840年前)
明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最重要的货币。白银作为贵金属自身有很高的价值,“大额用银,小额用钱”,形成银钱并用体制。以白银为主要货币可以避免封建政府操纵货币搜刮人民。白银货币化改变了支付手段,提高了结算效率,推动了商品生产和商品大规模流通。但是,白银过度依赖进口也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特点。
(2)从材料二表格中选择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必须前后相继),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货币的变化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统计,2014年人民币取代加拿大元、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升至2.17%,2015年底人民币又被纳入SDR(特别提款权)新的货币篮子,于201610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权重为10.92%,超过日元和英镑的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单独列出人民币资产,以反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人民币计价储备的持有情况。

——摘自王永生《三千年来谁铸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种货币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货币变化的特点,并简述其变化的政治意义。
2021-12-27更新 | 2249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07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晚清时期,我国货币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政府发行银元、铜元,传统典当行发行银钱票,外商银行、中国人创办的银行以及各省官银局发行各种纸币,各类币种之间没有合理协调机制。这种现象
A.动摇了中央集权的政体B.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抵制了西方势力的入侵
2022-01-02更新 | 1128次组卷 | 23卷引用:专题07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半两钱始铸于秦惠文王二年,重量半两,即十二铢的足值铜金属货币;秦朝统一后,通行圆形方孔半两钱,大多已经减重至八铢左右;西汉初期,半两钱则减重至四铢左右。这一变化
A.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B.改变了货币标重原则
C.顺应了经济发展需求D.奠定了金属铸币形制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统治者认识到,钱者,人君之大权,故钱必官自鼓铸。设提点诸路坑冶铸钱司,统领全国26个铸钱监,确立钱文式样,用剂八十八两,得钱千,重八十两十分,其剂,铜居六分。铅锡居三分……大严私铸之令,铸者依法加二等,私造交子者,罪以徒配。

——摘编自姚兆余《论北宋时期的货币政策》

宋人张方平说“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北界(辽)公私交易,使本朝铜钱”,南洋诸蕃国“得中国钱,分库藏贮,以为镇国之宝”。近代考古更是证明,从汉字文化圈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到属于阿杜伯与印度经济文化圈的南洋诸岛国,从印度半岛到波斯湾,到非洲东海岸,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钱广泛流通,成为当时区域性的“硬通货”。

——吴钩《宋代大航海》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以黄金为参照、美元为中心,欧洲货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由此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70年代随着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美元放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特里芬难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货币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钱成为区域性“硬通货”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概况指出北宋时期和二战后货币体系的异同点。
2021-10-27更新 | 32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7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8 .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020-07-09更新 | 14173次组卷 | 151卷引用: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选择性必修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