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德宗时期实施两税法,税收以钱计征,市场上的货币不足,从而出现“钱荒”问题。在钱重物轻的形势下,农民只能贱卖绢帛以换钱交税。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繁荣,国内铜钱大量“泄之四夷”。由于各种原因,铜钱的实际购买力长期低于其实际价值,民间往往将铜钱融铸成器皿,或是直接储藏起来。铜矿的贫乏使得铸币的原料长期短缺,政府铸钱成本则长期居高不下,唐代时铸钱1000文需1200文的成本,至南宋初年进一步增至2400文。尽管宋代铸币量达唐代的几十倍,但东南地区的“钱荒”问题仍十分严重。’

——摘编自葛金芳等《宋代“钱荒’’成因再探》

材料二   针对钱荒的现象,唐代政府除努力增加铸币量外,还实行铜禁和钱禁,“除铜镜外,一切不得买卖私造(铜器)”,不得销融钱币,“所有私贮现钱,并不得过五千贯”。同时,唐代政府又“禁钱不得过岭南”。此外,唐政府还努力维持钱帛并用的复本位货币制度,鼓励用帛支付。到了宋代,政府又发行交子、会子以缓解钱荒问题。但直到明代白银货币化之前,钱荒问题一直存在。

——摘编自徐恒泰<唐代钱荒刍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钱荒出现的原因并分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唐宋政府应对钱荒的措施。
2023-07-15更新 | 169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为人民币图案发行时期、图案背景、特征对比表(部分版本)。

发行时期图案背景
新中国解放初期1元;工人和农民;50元;水车、工人和农民、压路机;l000元;耕地、 秋收,拖拉机、推车、牧马
六十年代初期1元正面:拖拉机生产,背面;放牧:5元正面;炼钢工人生产,背面:露 天机械采矿;10元正面;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背面:人民大会堂
改革开放后1元正面;侗族和瑶族人物头像,反面:长城;2元正面:维吾尔族和彝 族人物头像,反面:南海;5元正面:藏族和回族人物头像,反面:长江; 50元:第一次将工、农、知识分子三者头像并列作为主图案;100元;正反面分别用了“四伟人”头像和井冈山主峰图案的图景

——摘编自《从发行的五套人民币图案背景见证新中国之变化》


根据材料中不同时期的人民币图案背景的演变,自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运用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6-02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3 . 史料记载,唐朝最鼎盛的开元年间,国家每年铸币的数量最高是三十二万贯(每千钱为一贯),而北宋中期的宋神宗时期,国家铸币的数量曾高达每年五百零六万贯,从这个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A.宋朝滥发货币B.宋朝国力比唐朝强大
C.宋朝铸币技术提高D.宋朝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4 . 如表为南宋政府发行纸币(会子)情况(节选),据如表可知(        
发行年份乾道四年
(1168年)
乾道七年
(1171年)
淳熙十一年
(1184年)
嘉定二年
(1209年)
嘉熙四年
(1240年)
发行额1000万1800万2323万11263万50000万
流通期限3年6年9年22年
A.金属货币被纸币所取代B.纸币流通造成通货膨胀
C.政府行为影响会子信用D.纸币发行利于经济稳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我国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底由华北人民政府发行,1955年结束其历史使命。下图为第一套人民币伍拾圆票券的主票面,该票面设计图案宣传了(     
A.自力更生的劳模精神B.工业化的突出成就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人民共和国的性质
6 . 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实施过一系列币值改革措施,如图是国民政府在改革中曾发行的货币。这些改革(     
A.为取得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B.废除长期保持的金本位制
C.是国家经济治理能力的体现D.强调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7 . 元嘉七年,刘宋政府发行四铢钱后,流通领域仍在使用前代旧钱,货币流通呈现出“轻重杂行”的局面,至始泰二年宋明帝下令“断新钱,专用古钱”时,出现了“比岁被水潦(水灾)而籴不贵”的反常现象。这表明当时(     
A.民间控制铸币实权B.货币短缺影响了经济民生
C.北宋政府财政困难D.币制混乱激化了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纷纷在华设立银行,他们相互挤对,竞相发钞。小国比利时也于1902年成立华比银行,在中国取得钞票发行权力,印出大批钞票,随时发行,替代现金。至1923年,外国在华发钞银行共有汇丰等14家。这种局面导致(     
A.洋商占尽贸易优势B.中国主权遭受侵损
C.崇洋媚外之风盛行D.法币改革举步维艰
2023-02-19更新 | 407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测)
9 . 晚清时期,由于币制的混乱,清政府用银元取代银两、铜元取代制钱以及发行新式纸币等一系列措施推行币制的近代化,但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一结局源于(     
A.帝国主义国家的百般阻扰B.地方督抚任意发行新式制钱
C.中央政府自身力量的虚弱D.普通民众对币制改革的不满
2023-02-11更新 | 0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货币与赋税制度(3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考题)
10 . 新中国成立初,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人民币在发行中坚持三条原则:坚持经济发行,反对财政发行;坚持计划发行,反对盲目发行;坚持中央集中统一发行,反对分散发行。这一规定在当时(     
A.确保了人民币汇率稳定B.配合了人民政权的巩固
C.扫除了旧政权残余势力D.旨在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