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世界银价暴涨,导致中国白银外流,影响中国经济。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紧急安定货币金融办法》,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收兑全部白银归国库,作为发行法币的准备金;所有税赋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都应使用法币,不得使用金银。此举(     
A.导致银元流通B.消除了通货膨胀C.统一了全国货币D.稳定了世界经济
2024-05-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三)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48年12月,华北人民政府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这一史实可以说明(     
A.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失败D.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基本摧毁
2024-05-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4812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人民币,统一流通。人民币的出现使各区间的物资流通有了统一的参照系。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使人民币市场迅速扩大,新解放区规定人民币为解放区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货币统一的实施也对20世纪50年代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王春英《新中国货币统一初探》

材料三   中国外汇储备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2000-20221季度)图示。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货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币统一发行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外汇储备的占比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4-03-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根据地和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宣告成立,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这可以用来说明(     
A.法币滥发导致了货币混乱B.解放区完成了货币统一
C.经济手段助推革命的发展D.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观察下图“北宋纸币铜板拓片”:顶部画有一串圆形钱币,数量和票面额度相关中间书“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营,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的字样;下方则是房屋和搬运货物的人像。此图文材料在本质上(     
A.说明了大宗商品交易的需要B.展示了世俗生活的景象
C.反映了当时商业发展的水平D.印证了纸币的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但各解放区当时流通的货币有300种之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机动作战也带来很大困难。据此可知(       
A.国民党滥发纸币导致金融混乱B.革命形势面临着重大挑战
C.我党的工作重心即将发生转移D.统一发行货币具有紧迫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代的通货经历了从钱(金属铸币)钞(纸币)为主,银、谷、缭帛等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的结构转变。全球经济贸易结构的发展使得明代的通货结构转变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国际贸易的扩大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中国主导东亚贸易圈D.经济稳定运行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夏商周时期以“贝”为流通货币,并将其称为“货贝”。春秋战国时期,金属货币悄然在各诸侯国之间流行开来。秦朝将圆形方孔铜钱——“半两”推行于全国。这些变化反映了(       
A.冶铁技术的进步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改变D.国家统一的要求
9 . 新中国成立初,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人民币在发行中坚持三条原则:坚持经济发行,反对财政发行;坚持计划发行,反对盲目发行;坚持中央集中统一发行,反对分散发行。这一规定在当时(     
A.确保了人民币汇率稳定B.配合了人民政权的巩固
C.扫除了旧政权残余势力D.旨在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