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爆发后,由于美国采取了货币战争的策略使得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国家拿黄金换取美国的物资,美国的黄金储备量由此急剧增加。而此时由于英国政府希望可以维护英镑的地位强行实施金本位制恢复工作,继续英镑的自由兑换。然而此举在市场的重压下并未取得成功,英镑也自此走向了衰落。1944年,44个国家参与并签署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得名并正式确立。

——摘编自李佳桐《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背景与演变分析》

材料二 二战之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历经三次重要转折,已经变得愈发脆弱。当前,无论是美国还是欧元区均受危机的影响,经济疲弱。美国以及部分欧元区国家因去工业化与金融化导致经济虚拟化程度提升,长期贸易逆差难以逆转,入不敷出,经济寄生性增强。美、日、欧先后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转嫁危机为目的降低利率、购买债券,一度造成世界流动性泛滥,而目前美国又开启加息周期,回流美元,发展中国家外资出逃,流动性紧缩,加剧经济波动、金融风险、汇率贬值,致使各国周期性受到世界货币的外部冲击,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加剧了世界的不平衡。发达国家的主权世界货币彻底沦为资本主义国家攫取他国剩余价值的工具,缺乏约束的供给机制以及扩张信用的竞争机制,不利于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摘编自乔晓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货币体系不断调整的原因及其调整方式。
2023-07-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曾设局铸钱。至洪武七年,卒因铜之不给,罢铸钱局而行钞。大明宝钞,以千文准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后因钞价下落,屡次鬻官物,或税收限定必纳宝钞以收钞。然终于不能维持。至宣宗宣德三年,遂停止造钞。其时增设新税,或加重旧税的税额,专收钞而焚之。钞法即平之后,有些新税取消,税额复旧,有的就相沿下去了。钞关即是其中之一。自此租税渐次而普遍收银,银两就成为通用的货币了。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16世纪末叶西式银元开始流入,至19世纪下半叶,国际贸易畅通后,西方银元才大量涌入,并以其面值流通市面。由于西方银元的形式重量、成色较为一致,使用简便,且铸工精细,易于辨识与分合、携带或转移。这些正是银两的缺失。制钱则太琐细,一串千文,劣币、伪币夹杂其中,数目亦不等,结算费时费事,对渐趋频繁的交易已难因应,而纸钞又无全国性公正可靠的发行机构。因此外国银元很快受到国人欢迎,迅速扩散流通……
洋钱的含银量只有9成,中国人却习惯用十足的白(纹)银换取外国贸易银,吃亏难免。由于列强在华势力不断增强,外商来华增多,外国银元也随之大量涌入,在沿海沿江港铺逐渐成为流通货币。外国银元既受欢迎,加上外商也有意哄抬,例如要求中国商人用外国银元付款等,遂使外国银元超过铸银价格,于是就有外商用外国银元收购中国纹银,运出国外贩卖图利。
自19世纪下半叶。国内多民变,云南回变使该省铜产量锐减;而太平军与捻军又扰乱铜矿运销,使铜价飞涨,许多铸钱局因缺铜矿而减产或停铸,制钱可缺,即所谓“铜贵钱荒”。当朝野苦无对策解救钱荒时,两广总督张之洞适时于1887年奏准购置机器试铸银元……其时列强都已改采金本位,国际银价大幅下跌,白银既丰且廉,过去饱受缺银之苦的各省,也开始大量铸造银元,结果造成银币取代纹银的现象。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货币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银币通行的原因以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