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国际货币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被普遍接受的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构成这一体系的就是“国际货币体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期演变
1870-1914年间的古典金本位制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结算。
1929-1945年期间金本位制无法维持,出现了不能兑换黄金的纸币本位制。
1945-1973年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6年至今牙买加体系
浮动汇率制度改革、黄金非货币化、扩大信贷额度、增强特别提款权等。

材料二 近日,“罗斯银行资本”管理公司率先在俄罗斯推出人民币和港元资产开放式基金。俄罗斯中央银行已登记该基金。中国传媒大学信息管理与决策研究所研究员逄锦华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此次在俄罗斯推出的人民币和港元资产开放式基金,是俄方银行机构深化人民币资产在俄金融市场的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人民币货币标的金融资产有效引进的生动案例。同时,借助圣彼得堡证券市场实现人民币和港元“走出去”,也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助力。”

——2022年12月2日中国商务新闻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际货币体系变化的阶段特征,并分析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及影响。
2023-01-10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古今中外的国际货币有着不同的产生因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史·食货志》云:“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受到宋朝的影响,宋朝周边的辽、金、夏和海外的高丽、日本、交趾均实行了铜钱为本位的货币制度,在东南亚,宋钱作为辅币被广泛流通使用。两宋时期经济发达,对外贸易鼎盛。亚洲海路贸易从而空前繁荣,而中国货币作为国际通货,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整合作用。从而形成东西方之间的国际贸易网络。

——摘编自崔落满《宋钱国际化程度考》

材料二   回顾国际货币体系的产生,可以发现其产生有三种方式。(1)自发形成的货币体系。世界经济中若干主要国家采用相同的货币制度,从而自发地形成国际货币体系。(2)协议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即若干国家通过协议的方式,就国际本位货币等达成一致,从而构建国际货币体系。(3)旧制度瓦解的产物。既存的国际货币体系由于某种原因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瓦解的结果是无制度的货币体系。

——摘编自黄泽民《牙买加货币体系演变的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钱国际化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任选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产生方式,进行阐述和评析。
2023-01-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二战后在资本的扩张过程中,全球化向深入发展,而一些问题也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在担负起援建盟国的同时也乘机扩展了它的世界霸权……战争破坏带来了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和扩大,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比历史上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深刻的科技革命。在这一背景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增加,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了。

——摘编自赫国胜、杨哲英、张日新主编《新编国际经济学》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8条款“关于经济项目自由兑换”的金融开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国际金融投机猖獗等问题,各国国内监管措施对高度国际化、全球化的资本运动很难再具有相应的控制力,但IMF仍然致力于第8条款的推行,对抑制、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

——摘编自谷源祥、林永源主编《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及美国在其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当今频发金融危机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
2023-02-24更新 | 311次组卷 | 6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5年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截至2020年2月,亚投行有102个成员,是世界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成为了一个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一家韩国报纸讲:钱能产生力量,力量能创造愿景。但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搞亚投行没有挑战现有的世界金融体系。中国在亚投行的股权超过40%,这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不是特权,而是担当,而美国在世界银行的股权不超过20%,但仍具有最后的决定权。我们能做的就是创造一种新的制度,使得那些要接受贷款的国家不用接受非经济的条件。亚投行不仅愿意与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也愿意向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国家开放,目的是全球的繁荣和合作。

——摘编自龙永图在“2015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的演讲

材料二   亚洲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已进入基础设施大发展阶段。例如,印度计划在2013年至2018年投入1万亿美元兴建基础设施,但一半资金需要引进外资,而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无法满足亚洲巨大的资金需求。从201410月至20154月,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数量由最初的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扩大到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在内的57个,遍及世界五大洲。亚投行倡议成功实现,并产生了显著和广泛的外溢效果。

——摘编自王达、项卫星《亚投行的全球金融治理意义、挑战与中国的应对》


(1)据材料一,概括龙永图对亚投行的认识。
(2)据上述材料,分析亚投行成立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