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公共卫生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到维多利亚中期,伦敦建设了完善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其他碱市紧跟伦敦的步伐,英国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西蒙爵士在给枢密院的报告中指出国家作用的扩大:“国家负责对疾病的治疗,免费治疗贫困导致的疾病,在紧急时刻会为感染传染疾之人提供有组织的医学帮助,免费为每个公民接种。”但随着英国公共卫生的发展,传统的个人主义和自由放任的观点均受到挑战。19世纪40年代,议会通过一系列立法,授权卫生总署对水污染等问题采取措施,这就挑战了私营自来水公司的权力。1853年议会通过的《免疫法》规定天花免疫是义务性的,一些人认为这侵犯个人自由,侵犯了家庭的庇护权。不久出现的“反疫苗联盟”就是对抗政府强制接种的产物。

——摘编自赵秀荣《公共卫生领域需要“大政府”》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卫生工作的四项基本方针,即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1952年,中央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之后从省市到县乡,都设立了相应的分支机构,负责活动的执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期间,采取各种传播手段(如报纸、收音机、小册子、壁报、漫画、展览等),发动民众参与公共卫生建设,从清扫街道到灭杀害虫,成效明显。天花、霍乱等基本消除,寄生虫病发病率大幅度减少。国民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70岁左右,这段时期的中国基层医疗卫生被誉为世界典范。

——摘编自房连泉《新时代继续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发展公共卫生的特点,并分析阻扰公共卫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举措,并简析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9年8月《申报》上刊载了一则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的白话文布告(如下图)。据此可知
本厅长为你们想那避疫的方法,如取缔食物饮料,例如扫除垃圾、清洁道路……要晓得垃圾是最龌龊的,什么苍蝇呀,蚊子呀都是由里面生出来传播疫气的,所以街面上最要洁净,万不可有一点垃圾堆积的。

A.爱护公共卫生和讲求公德利于防疫B.白话文布告比文言文宣传效果更好
C.上海地方政府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D.近代新闻报刊普及了科学防疫常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