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至17世纪中期,伦敦先后爆发过20多次大小瘟疫。面对最初的黑死病疫情,教皇亲自设计弥撒驱逐瘟疫,教会则通过教堂担负起医疗救治的责任。政府规定严禁曝尸街头,死者必须深埋;限制出入病疫区。许多地方当局还规定有传染嫌疑的房屋及家具要通风熏蒸、曝晒消毒,并向民众普及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英王对疫病重灾区免除征税,同时发布公告严控伦敦城内的屠宰活动,禁止污血流入街道或泰晤士河。随着疫病的扩散,政府进一步制定卫生法规,管制医药行业,推进医疗的正规化进程,并新建或重建多家医院。城市也开始设置清道夫清扫街道。到了16世纪,关注公共健康成了欧洲各大城市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

——摘编自魏晨光《从黑死病反观14—17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和医疗状况》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许多蛰伏的传染性疾病一度肆虐,鼠疫波及全国20多个省区,血吸虫病遍及长江以南所有省份。1949 年10月,中央召开紧急防疫会议,确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建立快捷的信息沟通体制,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1950—1953 年连续召开三次全国卫生会议,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强调群防群治。通过传媒界的政治动员和教育界、文艺界的防疫宣传,卫生防疫工作上升为全民政治运动,流行的各种疫病很快得到了有效防控,全国城乡人口逐步上升。

——摘编自李向东、刘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疫情与疫病防控的政治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4—17世纪英国应对疫情措施的背景并说明“卫生革命”的意义。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疫病防治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材料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脊髓灰质症是当时威胁全球的疾病之一。美国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乔纳斯·索尔克的灭活疫苗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政府批准的疫苗。阿尔伯特·萨宾认为,由减弱但仍具有活性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组成的疫苗将比灭活疫苗更有效,因为它可以产生终身免疫力。然而,他需要数百万名受试者来记录他的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在美国并没有足够的未接种疫苗的人进行测试。与此同时,在苏联,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正在急剧上升。19561月,苏联派斯莫罗廷采夫、楚马科夫等人前往美国与索尔克和萨宾等几位美国科学家进行交流,同年6月,萨宾在美国国务院授权下,并经过联邦调查局的严格审查后,前往苏联,与苏联研究人员在一起工作并倡导他的活病毒疫苗。1959年,楚马科夫决定组织首次大规模临床试验,使用萨宾的弱化活毒株制成的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OPV),在全苏的1000万名儿童身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式是成功的。几年后苏联根除了脊髓灰质炎的威胁,苏联取得的成功推动了美国大规模的疫苗临床试验。今天,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正努力在全球根除这种疾病。

——摘编自孔维琴《冷战时期美苏疫苗合作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苏疫苗合作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美苏疫苗合作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2-05-09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2·重庆沙坪坝·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自由市汉堡,地处中欧,交通便捷,借助发达的水陆运输通道可快捷地到达整个波罗的海地区及中东欧广袤的腹地。此外,作为“(近代)欧洲大陆最英国化的城市”,汉堡一直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和频繁的人员往来。但是,在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飞速发展之时,汉堡的城市污染和居住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1892年,源自印度北部的霍乱再次侵袭欧洲。815日汉堡出现第1例“疑似”病例;23日,疫情便已蔓延至全城。但是,直到824日,汉堡市政当局和首席医务官仍一直未告知汉堡市民采取预防措施,他们害怕此举会对汉堡的港口贸易造成巨大损失,损害富豪政治集团的经济利益。到919日疫情得到控制,汉堡共有16944例霍乱病例,死亡8594人。

——摘编自顾年茂:《1892年德国汉堡瘟疫大流行探析》

材料二   公共卫生学最早发轫于法国。但自大革命以来,其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却步履蹒跚。第三共和国初期开始酝酿的公共卫生法案饱受争议,直到1902年才艰难出台。该法案虽规定设立一个全国性的公共卫生委员会,但该机构可有可无,其存在极不稳定。1918年,席卷全球的西班牙大流感对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法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共计24万法国平民和军人死亡。政府在应对疫情时表现出的混乱无序和无能为力,暴露出法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存在国家投入不足、政府部门之间协作松散、缺乏统筹协调性、管控不力等弊端。1920年,公共卫生、社会救助与福利部正式诞生,从此以后,公共卫生及相关社会事务在政府机构中占据一席之地,法国长期停滞不前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摘编自肖晓丹:《西班牙大流感与法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探析1892年汉堡瘟疫大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特点和作用。
(3)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公共卫生建设的认识。(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2022-06-04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重庆A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