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波兰走廊”指的是一战后波兰从德国得到的西普鲁士以及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的部分领土。该“走廊”把德国东普鲁士和德国其余部分完全隔开了。关于“波兰走廊”的建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维护了两国间的友好关系B.使波兰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C.为该地区的和平埋下隐患D.使德国彻底放弃战争野心
2 . 某班学生以“辛亥记忆”为主题收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十九日(10月10日)贞壮(人名)讯,知昨夜十时半汉口获革命党人二,因大索,续获宪兵彭楚藩与刘汝奎及杨洪胜(开杂货铺),晨六七时事讫,各城俱闭,十时方开。余即于是时过江至汉口必业里纸厂事务所,六时饮于海洞春。八时登舟,舟名“襄阳”。见武昌草湖门火作,盖工程营地,火作即长亘数十丈。火光中时见三角白光,殆枪门火也,闻十八日夜搜得党籍后续获二十余人而未已,余竞不安,遂尔反侧欤。十时舟行,行二十里犹见火光。……二十一日……见鄂电,知武昌以十九日夜三时后失守,督避登“楚豫”兵轮。

——摘自《张謇日记》

材料二


材料三



(1)依据史料的呈现形式分析材料一、二的史料类型和价值。
(2)材料三是某同学给图片一撰写的图片说明,依据此例为图片二撰写一份图片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展望下一个辛亥年,请用最为贴切的一句话,憧憬我国发展的巨大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科学著作在前两编中,定义了惯性、质量、力、向心力、时间、空间等基本力学概念,叙述了运动的基本规律;在第三编中,则是用已发现的力学规律去解释世界体系,论述了岁差现象、彗星轨道等。该著作的作者可能是
A.哥白尼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爱只有施舍,而无所求。爱只有宽恕,而从不怨恨和报复。”“用爱的方式而非暴力的方式去感化和唤醒人的内在善性,从而使恶人改恶从善,使犯错误者改邪归正。”持有此观念的政治家应是
A.苏加诺B.桑迪诺C.扎格鲁尔D.甘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主张联合亚洲名国与列强“讲武”,“为被压迫的民族来打不平”;甘地提出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争取实现自治”。这反映出
A.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B.宗教传统阻碍革命进程
C.斗争形式受到国情影响D.国际局势决定革命手段
6 .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下列人物属于志愿军战斗英雄的是
A.赵一曼B.左权C.杨根思D.王进喜
7 . “起初,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家和帝国之争引发了敌对行动。除了如何瓜分权力和领土之外,欧洲列强之间没有取得任何一致。”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是
A.意识形态的差异B.权力领土的争夺
C.帝国主义的战争D.综合国力的较量
8 . 一位德国将领在战后纽伦堡军事法庭上的供词:“到1939年,我们当然有力量摧毁波兰一国,但无论在1938年还是1939年,实际上我们从来无力抵抗这些国家的合力攻击,我们在1939年之所以没有被击败,那只是因为,当我们经过波兰时,在西线与23个德军师对峙的将近110个师的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之故。”材料可以说明
A.欧洲战争策源地正在形成B.英法绥靖政策致使二战全面爆发
C.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迫在眉睫D.德国政府对二战做出了深刻反思
9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身包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战败的德国不堪忍受屈辱的、苛刻的和约,一定要复仇。战胜的意大利和日本觉得分赃太少,伺机重新瓜分世界。”这反映了
A.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尖锐B.欧洲列强继续统治世界
C.新体系蕴藏新的矛盾冲突D.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我在最初阶段发现,追求真理是不许向敌人施加暴力的,而应以忍耐和同情使其摆脱错误……这个学说的意思,就是要辨明真理,但不是靠使敌人受苦,而是使自己受苦。”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行为是
A.孟买总罢工B.恢复手工纺织C.阿姆利则惨案D.印巴分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