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6 道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结束后,日本战时教育体制下宣传的“皇国思想”、“极端国家主义思想”、“军国主义思想”既不符合美国占领当局推动日本民主化改革的政策,也违背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理念,所以日本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以南原繁为代表的日本知名学者组建教育刷新委员会,制定了《教育基本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教育基本法》作为日本教育改革的基本大法,规定所有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比如,小学与初中为免费的义务教育;国家扶植成人教育与成人夜校的开展;支持高等教育平民化,扩大高等教育范围……这些教育改革措施对日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一些右翼保守分子选择美化日本侵略的历史提供了正当的理由。

——摘编自张旭扬《南原繁与日本战后初期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初期日本教育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日本的教育体制改革。
2021-04-20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20-21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不同时期核弹头拥有数量对比图(单位:枚)


材料二   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企图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场,被美国U-2侦察机发现。在美国总统肯尼迪不惜一战的威胁下,苏联被迫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开始着手对外交策略做出调整。7月,尼克松在关岛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讲话,表示美国对亚洲友邦将恪守“条约义务”,同时也希望友邦国家对自身的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卫负起主要责任。关岛讲话的精神随即成为被称为“尼克松主义”的美国对外战略的核心。

——摘编自卢道平《尼克松主义与美国全球扩张策略的转变》


(1)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核武器拥有量第一个波峰形成时期的世界政治形势,并说明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2)据上述材料,结合美国核武器拥有量第一个波谷形成时期的世界政治状况,分析“尼克松主义”提出的历史原因。
2021-04-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广东卷)
20-21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一位中国驻比利时大使认为:由于华工在欧洲战场上的付出,中国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1919年的巴黎和会。但是巴黎和会竟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最终导致五四运动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军队为一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B.北洋政府承认巴黎和会的结果
C.巴黎和会上中国遭受了不公正待遇D.巴黎和会为战争爆发埋下火种
2021-04-20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广东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人们在反思战争的过程中,人类也衍生出更高层次的文化和文明。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出兵4000万人,中欧列强出兵2000万人,总数高达6000万人!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里,几乎有900万人丧失生命,2000万人受伤。

……欧洲协约国向美国所借的款额,大约为100亿美元。各国债务剧增的同时,世界财富的生产却不断下降。在长达4年多的战争期间,欧洲主要国家从农场、工厂、商铺中带走上百万人力,有的派到战场当兵,有的安置在军工厂做工人。生活费用也在普遍上涨。有些国家的政府面临破产,民众尤其苦不堪言。

——李云哲编译《全球通史-从史前文明到现代世界》

材料二   与此同时,战争击毁了许多限制妇女的条款,使中产阶级男兵的世界大幅缩小。当妇女正在奔波开汽车、驾驶运输机、渡运伤员时,男人仍然在泥淖中挣扎,局限在狭小的战壕里,等待命令。·1919年在法国,这里的女性法学学生是1914年的10倍,女性医学生是那时的三倍。超过30岁的英国妇女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选举权,而在美国、德国和大多数东欧新国家,妇女投票权更完整(妇女在法国、意大利、瑞士和希腊仍然没有公民权)。文化变革也标志着一场性别革命,妇女在公共场合开始抽烟;裤子成为可以接受的妇女服装;裙角也骤然上升;紧身胸衣和裙撑也永远消失了。

——陈恒等译《西方世界:碰撞与转型》


(1)概括材料一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巨大破坏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引发的变化。
2021-04-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2021·广东·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5年,随着我国国内经济形势继续好转,新一轮工资改革也应运出台。这次改行工资制待遇后,工作人员住用公家房屋和使用公家家具、水电,一律缴租、纳费。这次工资改革,建立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几大类分配制度,其中党政机关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企业工人分为8个(个别工种为7个)技术等级。专业人员,如工程技术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也都相应有了自己的等级系列。与此同时,依据各地自然条件、物价和生活费用水平、交通及工资状况,并适当照顾重点发展地区和生活条件艰苦的地区,将全国分为11类工资区。工资区类别越高,工资标准越高。定级标准采用依据职务,参考德、才和资历进行评定。这次评级,担任重要职务的党外人士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甚至被高评。广大党外人士对共产党的胸怀普遍赞赏,并欣然领受。

——摘编自黄新原《五十年代的工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5年工资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5年工资改革的特点。
2021-04-19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蔡和森(1895—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1918年4 月,蔡和森和毛泽东等人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1919 年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他刻苦自学法文,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书籍,比较早地得出“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是现世革命唯一制胜的方法”的结论。1920年9 月,蔡和森明确地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他关于成立共产党的提法明显地早于其他早期领导人。此外,蔡和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世界各国共产党是一致的,但当应用到各国去,应用到实际上去才行。”1922年,蔡和森在中共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参与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明确提出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等民主革命阶段的奋斗目标。

——摘编自王相坤《中共创立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解读——蔡和森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和森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和森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