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2020·北京·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司马光修史
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由。以下是《考异》的几个事例

材料一   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

材料二   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历法发现这一时间有误。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

材料三   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其弟继位。此事《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

(1)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情况下会采用官修史书以外的其他史料。
2020-10-05更新 | 2125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均田制下小农受田的相关记载。由此可知,从北魏到唐朝前期
时期内容出处
北魏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所受之田率信之”,再加桑田20亩,一夫一妇可受田140亩。《魏书·食货志》
隋朝隋朝隋文帝“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隋书·食货志》
唐朝太宗巡幸至灵口(陕西临潼),“村落逼侧(拥挤),问其受田,丁三十亩”。《册府元龟》
A.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B.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
C.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2019-05-07更新 | 631次组卷 | 3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综合检测历史试题
3 . 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根据史料能够推定的是
观点作者、出处
共40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唐)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
共36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
共46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谭其骧《秦郡新考》
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2002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
A.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
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
2018-10-01更新 | 192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杜环,《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出身望族,有记载的最早到达非洲的中国人。

公元751年,杜环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但受到优待,周游西亚,并随着阿拉伯使团经过埃及、苏丹而到埃塞俄比亚的摩邻国。762年,杜环从埃塞俄比亚的马萨瓦港启航回到波斯湾,并于当年乘商船返回广州。回国后,杜环著《经行记》一书,描述了他从耶路撒冷启程,经过埃及、努比亚到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王国的见闻,是记录当时西亚北非地区宗教信仰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情况的重要的原始资料。

《经行记》现已失佚,虽仅有杜佑《通典》所转引的1500余字存世,但却保留着中国最早的关于伊斯兰教义的记载,也记录了中国工匠在大食传播生产技术的史实。根据文中记载,怛罗斯之战中被俘流落大食国的唐朝工匠有金银匠、画匠、绫绢织工,这一方面记录中国古代工艺技术西传的史实,另一方面,由于所记载中的俘工匠中没有造纸工匠,因而推翻了造纸术经怛罗斯之战西传的看法,具有十分珍贵的史学价值。

(1)根据材料,说明《经行记》的史学意义

(2)相对于知名度较低且已失佚的杜环《经行记》,同样向本国介绍外国风土人情的《马可·波罗游记》则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且传播极为广泛。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这种差别出现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