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史载,年幼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辅政的周公人贺,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周公曰:“天子不可戏。”遂封叔虞于唐。这反映出当时
A.周公权倾朝野飞扬跋扈
B.注重维护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
C.分封制度已经遭到破坏
D.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礼乐秩序
2 . 王夫之指出:“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袭诸侯之权,刺史牧督司方伯之任,虽有元德显功,而无所庇其不令之子孙。”这主要是说(        
A.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分封制下地方分离倾向严重
C.封建制被分封制破坏D.郡守县令的职位不能传给子孙
3 . 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传统礼乐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山国在战国时期地位较高
D.分封制的瓦解
4 . 下列对西周政治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有
①在宗法系统里,天子和诸侯同时具有大宗与小宗的双重身份
②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③分封制是将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宗法制主要是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5 . 历史典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西周时期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6 . 关于秦汉一统,黄仁宇认为统一的地理基础也不容忽视。他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专辟一章“土壤·风向·雨量”,指出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下面与他的观点相呼应的看法是
A.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走向
B.气象因素无法影响民族国家形成
C.战国诸侯以农立国、相互竞争
D.古代文明都以大河为中心,推行重农政策
2018-09-03更新 | 555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A.等级制度被废除
B.分封制度被破坏
C.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D.贵族特权被废除
2018-11-27更新 | 294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茚旺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8 . 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推动诸侯扩充疆域B.强化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2018-11-27更新 | 392次组卷 | 3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2018-11-21更新 | 94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6-2017学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的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二儿子
C.大儿子
D.三儿子
2018-11-06更新 | 92次组卷 | 36卷引用: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