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2022-06-09更新 | 12805次组卷 | 7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2020-07-11更新 | 8339次组卷 | 8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
2019-06-10更新 | 9062次组卷 | 96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西周初期,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归周天子,土地禁止私下交易。西周中后期,在诸侯与贵族中出现了有关土地的赔偿、赠送、交换,乃至抵押、典当关系。这一变化(     
A.源于生产力的发展B.反映出井田制濒临崩溃
C.保证了赋税的稳定D.表明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2019-01-30更新 | 4804次组卷 | 82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西周中晚期的五祀卫鼎、散氏盘、师永孟等青铜器,均有土地交换转让的铭文,其中一些还涉及了土地赔偿案件的审理程序。这反映当时(     
A.土地私有制已确立B.司法判决依据明晰
C.井田制度出现松动D.宗法分封体系崩溃
2023-05-08更新 | 726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殷墟第三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就集中出土了1000多把石刀;第七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又集中出土了440多件石镰和78件蚌器。这些考古文物的出土可反映出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井田制下的生产方式
C.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D.粮食作物的产量较大
2021-06-09更新 | 1302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西周建立后,充斥着神话幻想色彩的商代兽面纹已不再是青铜器纹饰的主题,纹饰艺术以朴实无华、简洁明快为趋势,其形状所表现的神话式宗教力量也在明显递减。这种变化
A.反映出商周文化的断层B.推动了器物功能的完善
C.适应了政治变革的需要D.体现了宗教力量的衰退
9 . 如表所示为西周中后期青铜铭文中关于土地交换现象的统计。这反映出当时(        
篇目卫盉五祀卫鼎九年卫鼎格伯簋晷鼎高从簋鬲从鼎散氏盘吴虎鼎
当事人
及土地
流向
由大贵
族向庶
由诸侯
向庶人
由大贵
族向庶
贵族
之间
由贵族
向下大
上级贵
族和下
级贵族
由贵族
向贵
诸侯
之间
家族
内部
A.社会阶层之间相互转化B.诸侯严格遵守周朝的礼仪
C.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冲击D.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结合
10 . 西周中晚期的一些铜器铭文记载了渭水流域贵族划分田土疆界的事。其中不仅记载有分田之事由,四方边界之所至,还记录了此事需劳动许多来自各方的“证人”等等。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分封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B.田土争夺与纷扰相当激烈
C.人们的契约意识普遍增强D.土地的兼并现象比较严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