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蜀农业已进入锄耕阶段。相传大禹导江为沱,分引岷江上游洪水。先秦时期,成都平原的灌溉系统主要由人工河道、堰塘、大坝、渠、沟等组成,起着排洪和灌溉二重功能,这是成都平原城市历经3000多年仍充满生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生活在常遭洪水侵害的两河下游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学会了修建大坝,池塘、沟渠,各个村落在日趋复杂的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中逐渐融合和统一。进入青铜时代后,大河两岸城市兴起,谷物成为城市最大的出口产品,平原上许多城市都建造了由运河、大坝、蓄水池、沟渠、引水管等控制的排洪灌溉系统。

——摘编自邹一清《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从灌溉系统的比较分析看古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亚述帝国(公元前934—前612年)以征战四方而闻名,国王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英勇的战士,实际上他们还非常关心农业生产。亚述国王懂得通过复耕抛荒地和开垦草原来扩大耕地面积,还知道置备耕地的犁、挽犁的牛以及在犁耕前灌溉和除草。亚述国王清楚水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因而开挖沟渠,灌溉庄稼,并指导相关官员应对涝灾和蝗灾。亚述国王憧憬丰收景象,恳求神灵保佑丰收,指导粮食的收割与贮存。

——摘编自国洪更《亚述帝国国王与农业生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灌溉系统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亚述帝国国王重视农业生产的具体表现。
2024-06-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青铜器1

何尊及其铭文
1963年出土,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其中提到周武王决定建东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互证,为“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载。
青铜器2

史墙盘及其铭文
1976年出土,器内有铭文18行284字,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史墙盘记述的周王政绩与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内容非常吻合,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部分内容并不曾见于已知文献。

——摘编自张文娟《西周著名青铜器的价值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何尊、史墙盘蕴含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青铜器体现的特点。
3 . 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A.新石器时代晚期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2024-03-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989年在江西新干县发现一座大型商代墓葬,其中出土青铜器480余件,包括礼器、兵器和生活用具等,其数量之多、铸工之精为江南地区所罕见。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的两个商代的大祭祀坑,也出土了大批青铜器。这体现了(     
A.青铜器普遍应用于生活中B.江南是商代的经济中心
C.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D.商代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截至目前,殷墟遗址发现有铸铜、制骨、制陶、制玉等作坊遗址。从殷墟西区墓葬统计情况看,大多墓主人随葬有铜刀、铜锥、石钻扶手、石锥等工具,如西区墓葬M271随葬有铜刀、铜锥,同时也随葬铜瓤、爵;西区M283随葬有铜刀、铜锥,M1148随葬有铜锥,M532随葬有石钻扶手,同时这些墓主都随葬陶瓤、爵。由此可推断(     
A.商代手工业门类较多B.当时手工业者身份是自由民
C.墓主的技术非常精湛D.铜器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
2024-01-05更新 | 37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8-9高一·广东汕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青铜器主要属于(     
A.农具和酒器B.礼器和兵器C.农具和用具D.兵器和农具
2023-11-27更新 | 183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宜春奉新一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周礼•地官司徒》载:“以廛里(民居)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疆地,西周时期(     
A.土地规划体现因地制宜原则B.田制改革已经广泛推行
C.土地国有制遭到了严重破坏D.采用多种分封土地标准
2023-09-21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世本·作篇》记载:“胲作服牛”(胲:商人的第七代祖先;服牛:训练牛,让牛为人民服务);下图是殷墟出土的唯——件牛形青铜尊——“亚长”牛尊。据此可知(     )
A.牛耕技术在商朝得到发展B.商朝青铜器以礼器为主
C.牛耕具有久远的历史渊源D.商朝青铜铸造工艺完善
9 . 西周初期,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归周天子,土地禁止私下交易。西周中后期,在诸侯与贵族中出现了有关土地的赔偿、赠送、交换,乃至抵押、典当关系。这一变化(     
A.源于生产力的发展B.反映出井田制濒临崩溃
C.保证了赋税的稳定D.表明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10 . 《史记》载,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于山东半岛,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于是,“太公劝其女功(妇女纺织之事),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襁至而辐辏。故齐冠带衣履天下”。上述材料表明,姜太公(     
A.通过工商业开发齐国经济B.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C.打破了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D.以工商业吸引人口成就霸业
2023-08-08更新 | 74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