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在殷墟第三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就集中出土了1000多把石刀;第七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又集中出土了440多件石镰和78件蚌器。这些考古文物的出土可反映出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井田制下的生产方式
C.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D.粮食作物的产量较大
2021-06-09更新 | 1302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传统观念认为,农具从石制直接过渡到铁制,青铜农具从未普遍使用。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根据历年考古发掘资料与出土实物,结合文献记载和民俗学调查成果,提出商周时期曾大量使用青铜农具。由此可见
A.青铜农具的质地优于铁质农具B.商周农具的使用无法考证
C.商周私营青铜铸造业获得发展D.考古发现更新人们的认知
3 . 如图是2021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早期墓葬的镂空有銎(qióng)铜戈,考古人员评价“这件戈的纹饰非常精美,后面方形的部分是镂空的,前部则是一个三角圆戈,这种器形,应该不是本地生产的,可能是来自当时中国南方、西南方,是非常珍贵的‘舶来品’”。这说明(     
A.西周冶铜技术已经相当普及B.地域文化要素助推中华文化整合
C.分封宗法制促进了文化交流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府鼓励
2022-12-22更新 | 90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以前的青铜器以礼器为大宗,而且主要是王室、王臣铸造的礼器。随着王权衰落、诸侯国兴起,大小诸侯国纷纷铸造礼器,诸侯、卿大夫以至家臣铸造的青铜礼器骤然增多。这期间姬姓、姜姓大国的青铜礼器有大批发现,一些“庶姓”小国如邓国(曼姓)、都国(允姓)、邾国(曹姓)的礼器也有不少发现。到战国时,青铜日用器物如釜、铜镜、带钩等迅速增加,还出现了较多青铜农具和青铜建筑饰件,青铜器的使用逐步突破贵族礼乐的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与此相关,分别以晋国、楚国、秦国为中心,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原、南方、西方青铜器系统。

材料二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入围项目中,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入选。出土了一套编钟,其铭文极具价值。芈加编钟铭文“帅禹之绪”“以长辞夏”,是继秦公簋、叔夷镈、幽公盟等传世青铜器之后,第一次经考古发掘出土的记载夏和禹的青铜器。


——摘编自路国权《考古写历史·东周谱新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发展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述的青铜器及铭文的史料类型及史料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考古工作者发现的部分商周时期遗址的发掘情况。据此可知,此时期(     

出土地点

遗址年代

出土物品

江西鹰潭角山窑

商早期至西周初期

大量印纹陶及原始瓷,多为生活用具,可能此地在当时是大型窑场

陕西长安张家坡

西周晚期

陶窑遗址出土大量陶鬲和鬲残片,上有钤印或刻写的工匠姓名

河南郑州人民公园

商晚期

出土陶压锤、印模等工具;大量的陶器废品,基本为烧造变形或有气泡粘连的陶盆
A.民营制陶业有一定的规模B.出现了专业性的区域经济
C.贵族对平民的剥削很严重D.官营作坊垄断了陶器制造
2023-05-31更新 | 32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青铜器制造需要铜、锡等矿产原料,但中原地区矿料零星且品位很低。而根据考古发现,商代墓葬尤其是殷墟高等级墓葬出土了大量惊人的青铜器。这现象的出现是基于(     
A.工商食官的推动B.铁犁牛耕的出现
C.分封制走向崩溃D.区域联系的加强
7 . 殷墟是我国考古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遗址,从1928年至1937年,一共进行了15次;在第三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就集中出土了1000多把石刀;第七次发掘时,一个坑内又集中出土了440多件石镰和78件蚌器。据此可推知,商代(     
A.实行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B.农业生产实行刀耕火种
C.十分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D.农业生产水平依然很低
8 . 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可以印证历史上的文字记载。考古学家对下图的考古材料展开过研究(注:图下方的文字:甲骨文中的'田′字”),研究结果是,此图与当时的土地制度有关,那便是(  )
A.封建土地私有制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封建土地国有制D.孝文帝推行的“均田制”
2019-12-02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