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西周初年的土地情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西周末年诸侯国之间“夺田”、“争田”现象不断发生,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王室衰微B.王室所占有的土地有加强趋势
C.诸侯争霸斗争激烈D.土地私有制发展
2016-12-12更新 | 1229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2 . 商周时期,锸、䦆类农具开沟起土较慢,农田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沟宽垄窄;战国晚期,垄、沟宽度之比变为1:1;沟、垄宽度基本一致。这一变化表明战国晚期
A.生产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集体劳作方式不断得到强化
C.人地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D.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
2021-05-05更新 | 1745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材料四: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发生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原因和结果。
2018-10-03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