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2022-06-09更新 | 12805次组卷 | 7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西周初期,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归周天子,土地禁止私下交易。西周中后期,在诸侯与贵族中出现了有关土地的赔偿、赠送、交换,乃至抵押、典当关系。这一变化(     
A.源于生产力的发展B.反映出井田制濒临崩溃
C.保证了赋税的稳定D.表明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3 . 周武王曾规定农民自己开荒种地,每户如能收获粮食36000斤以上者,可以免除其戍边的徭役……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官府开始修建地面粮仓,在粮仓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上已经制定了简单的制度。材料反映出西周
A.赋役制度逐渐被废除B.井田制遭到严重破坏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
4 . 井田制延续了古代村社中定期分配份地的制度。《春秋公羊传》何休注载:井田制实行“三年一换土易居,财均力平”。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竹简《田法》也有类似记述:“三年一更赋田(更换授与的田亩)。”这一做法(     
A.旨在消除贫富分化B.体现了土地的国有属性
C.反映了私田的兴起D.表明社会运作依循法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三星堆出土的象形青铜器。学者研究认为,青铜大立人雕像中部象形座腿具有较明显的中原青铜文化特点,但青铜兽首冠人像和青铜兽面具的风格则完全迥异于中原青铜文化,更具有印度文明的因素。这折射出三星堆文明( )
        
   青铜大立人像台座                           青铜兽首冠人像                                 青铜兽面具
A.是东西方交流的结果B.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
C.发展程度领先于世界D.奠定华夏文明的基础
6 . 西周建立后,充斥着神话幻想色彩的商代兽面纹已不再是青铜器纹饰的主题,纹饰艺术以朴实无华、简洁明快为趋势,其形状所表现的神话式宗教力量也在明显递减。这种变化
A.反映出商周文化的断层B.推动了器物功能的完善
C.适应了政治变革的需要D.体现了宗教力量的衰退
7 . 如表所示为西周中后期青铜铭文中关于土地交换现象的统计。这反映出当时(        
篇目卫盉五祀卫鼎九年卫鼎格伯簋晷鼎高从簋鬲从鼎散氏盘吴虎鼎
当事人
及土地
流向
由大贵
族向庶
由诸侯
向庶人
由大贵
族向庶
贵族
之间
由贵族
向下大
上级贵
族和下
级贵族
由贵族
向贵
诸侯
之间
家族
内部
A.社会阶层之间相互转化B.诸侯严格遵守周朝的礼仪
C.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冲击D.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结合
8 .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国宝文物越王勾践剑,主要用锡青铜铸成,含有少量的铝和微量的镍,灰黑色的菱形花纹及黑色的剑柄、剑格都含有硫。正面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强化B.书法艺术的发展
C.铸造工艺的提高D.宗法体系的崩溃
9 . 叔骨父簋出土于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1034(如图),铭文共4行35字(如图)可以从中得到正确的历史信息有

注:拓本上的字是:侯休乍(作)叔骨父庙。正月初吉,碗,延(筵)侯,侯赐骨父贝朋、牛十,骨父扬,对侯休,用作宝簋,其永用。
①青铜铸造技艺高度发展 ②小篆是主要的书写文字
③可以作为印证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史料 ④“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周礼·地官·小司徒 》载:“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对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以土地一定程度上的公有作为前提,但具有由公有向私有过渡的特征
B.西周的各级统治者把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类
C.该土地制度下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进行农业生产
D.这种存在着劳役剥削的土地制度在春秋时期彻底崩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