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姚河塬遗址是在宁夏南部泾水上游地区发现的一处大型西周遗址。遗址分居址区、作坊区和墓葬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刻字的卜骨等。这一时期(     
A.政治上实行禅让制B.青铜铸造技术发达
C.封建经济高度发展D.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2023-12-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史料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材料说的是(       
A.井田制B.分封制C.礼乐制D.宗法制
3 . 《公羊传》中记载,西周时期将土地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即“肥沃不能独乐,稻不得独苦,故三年换主(土)易居”。西周土地能够“三年换主易居”得益于(     
A.土地买卖自由B.铁犁牛耕出现
C.土地国有制度D.分封制度崩溃
4 . 西周中晚期,淮河流域夷人常常入侵中原地区,对周王朝的统治造成威胁。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气温明显下降,政治组织发育较弱的淮夷族群较中原族群更难化解气候变冷带来的不良影响,于是向西进入中原地区就成了一种选择。上述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A.分封制受到外来挑战B.民族交融步入新阶段
C.自然因素影响政局变动D.西周统治范围不断拓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土地制度。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土地归全体国人所有
B.主要采用奴隶个体耕作的方式
C.受封奴隶主拥有使用权,不得转让与买卖
D.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2023-05-18更新 | 512次组卷 | 4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2022年7月深圳博物馆举办的《理解三星堆》展览,展出了四川三星堆青铜神树、面具等,这些具有浓郁的古蜀特色的青铜器,同时也具有浓郁的黄河流域青铜文明特征。这反映了(     
A.古代手工业技术高超B.中原文明处于领先地位
C.三星堆文化起源独特D.华夏文明多元交融特点
7 . 如图是2021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早期墓葬的镂空有銎(qióng)铜戈,考古人员评价“这件戈的纹饰非常精美,后面方形的部分是镂空的,前部则是一个三角圆戈,这种器形,应该不是本地生产的,可能是来自当时中国南方、西南方,是非常珍贵的‘舶来品’”。这说明(     
A.西周冶铜技术已经相当普及B.地域文化要素助推中华文化整合
C.分封宗法制促进了文化交流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府鼓励
2022-12-22更新 | 90次组卷 | 12卷引用:宁夏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礼器B.农具C.食具D.兵器
2022-11-24更新 | 1209次组卷 | 7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礼记·王制》中记载了西周市场的相关规定:“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据此可知,西周的市场(     
A.商品质量高于前代B.管理规则蕴含诚信原则
C.商品交易规模巨大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