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底部铸有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自之乂民”,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铭文记载。《诗经·荡》中讽刺周厉王暴虐说:“内避于中国,覃及鬼方。”这说明文物(     
A.能够完全反映历史真实B.比文献记载更加真实
C.是研究历史的唯一依据D.可与文献资料相印证
2023-04-2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公羊传》记载,“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司空谨别田之善恶,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二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三年一换土易居”。这一做法(     
A.促进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B.不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体现了土地经营的公平性D.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 . 据《孟子》一书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公田指的是国君直接经营的全国土地
B.反映了井田制度下的耕作、劳役方式
C.描述了战国时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奴隶主土地私有制
2022-04-04更新 | 853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小农经济发展B.土地国有制度松动
C.重农抑商实施D.工商业者地位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文中“公田”的实际占有者是
A.周王B.贵族C.平民D.奴隶
6 . 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
2018-11-07更新 | 3424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
2019-06-10更新 | 9058次组卷 | 9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