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西周末年,郑桓公与商人订立盟约,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强买或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经营。后来,当晋国人韩宣子向郑国一位珠宝商人购买玉环时,该商人要求必须报告给政府。这反映出当时郑国(       
A.商人与政府间联系密切B.重农抑商观念日趋淡化
C.简化了商业经营的手续D.政府严格控制商业经营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书记载,周代实行土地国有的“田里不鬻”政策,但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多有土地交换的记载,如九年卫鼎就记载了周共王九年(公元前914年)裘卫用一辆车子及车马器具、皮革等换取了矩的一片林地。这说明(     
A.井田制度没有切实执行B.出土实物可以补史之阙
C.史书上的记载并不可信D.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2024-02-28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一)历史试题
3 . 传统观念认为,农具从石制直接过渡到铁制,青铜农具从未普遍使用。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根据历年考古发掘资料与出土实物,结合文献记载和民俗学调查成果,提出商周时期曾大量使用青铜农具。由此可见
A.青铜农具的质地优于铁质农具B.商周农具的使用无法考证
C.商周私营青铜铸造业获得发展D.考古发现更新人们的认知
4 . 下图所示是出土的西周中晚期青铜器——格伯簋,其内底有铭文83字,记述格伯以三十亩土地交换佣生的四匹马,双方剖木为证,并在书记官吏的见证下确定了土地的界域,佣生遂作此簋以记录田产。该铭文反映出西周(     
A.分封制度推行受阻B.青铜铸造水平较高
C.井田制度受到冲击D.文字向简约化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时期的耕作方式,被称为“藕耕”,《诗》记载“十千维藕”“千藕其耘”。下列项中对“藕耕”解读正确的是(     
①农夫集体耕作   ②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③精耕细作   ④依托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28更新 | 80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五)
6 . 西周中晚期,淮河流域夷人常常入侵中原地区,对周王朝的统治造成威胁。有学者指出,这一时期气温明显下降,政治组织发育较弱的淮夷族群较中原族群更难化解气候变冷带来的不良影响,于是向西进入中原地区就成了一种选择。上述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A.分封制受到外来挑战B.民族交融步入新阶段
C.自然因素影响政局变动D.西周统治范围不断拓展
7 . 朱家桥遗址是殷商晚期的一个小型村落遗址,如表为从该村落遗址中发掘出土的部分物品。由此可见,该村落(     
类别物品
农作工具石斧、石镰、石刀、蚌镰、蚌刀等
手工业工具石铸、骨锥、角锥、蚌锯、石刮削器等
渔猎工具网坠、骨镞、铜镞
其他物品牛、马、狗骨架;陶甗、陶鬲、陶罐;蚌壳、螺蛳、鱼骨
A.因农业手工业的繁荣而兴起B.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多样性
C.民居受到地理环境较大影响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
2023-08-28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三)
8 . 周人的青铜器一改商人青铜器恐怖、森严的艺术图案和纹饰,一些活泼可爱写实的动物形象出现在青铜器上,使得青铜器“鬼气”变淡。此外,周人的青铜器重心偏低,形体向低矮方向发展,给人一种雄伟、庄重的感觉(如图1图2)。商周青铜器风格的变化反映出,当时(       
   
A.审美观念的萌发B.人文意识的发展
C.冶铁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瓦解
9 . 西周时期,天子率领百官扶犁亲耕成为国家大典,所谓“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周人允许殷商遗民经商,但周人子弟绝对不行,只能进行农耕。这表明西周时期(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注意笼络殷商遗民D.神权政治色彩浓厚
2023-05-14更新 | 736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模拟调研(七)历史试题
10 . 四川三星堆遗址和安徽阜南都出土过龙虎尊(如图1、2),两者在造型、纹饰方面几乎一样。阜南出土的龙虎尊系商代晚期青铜酒器,年代更久远,做工更精细。这可以用来证明(       

   

A.礼乐制度逐渐推广B.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C.青铜工艺世界领先D.华夏文明多元一体
2023-05-12更新 | 31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校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