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井田制由原始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发展演变而来,其基本特点是实际耕作者对土地无所有权,而只有使用权。土地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定期平均分配。关于井田制说法错误的是(     
A.性质为奴隶主土地国有制B.周王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
C.有组织的集体生产劳动D.土地可以流通买卖
2 . 西周中晚期的一些铜器铭文记载了渭水流域贵族划分田土疆界的事。其中不仅记载有分田之事由,四方边界之所至,还记录了此事需劳动许多来自各方的“证人”等等。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分封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B.田土争夺与纷扰相当激烈
C.人们的契约意识普遍增强D.土地的兼并现象比较严重
3 . 西周时期,周王经常授予贵族及其官员土地。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铭文中被授予的土地称作“土”;自西周中期开始,它则被称作“田”。“田”的规模要比“土”小很多。西周中期的大克鼎铭文记载,周王授予某位贵族的七块“田”位于七个不同的地点。这反映了西周中期以后(     
A.王室控制的地域缩小B.贵族分封得到不断发展
C.井田制逐渐被私田取代D.王室拥有充足的土地
2022-11-01更新 | 29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西周时期,春耕开始之际,周王及诸侯要到相近的公田上举行籍田礼。《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这一做法(     
A.表明了国家对土地的占有B.体现了礼仪教化至上的政治理念
C.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D.有利于营造重视农业的社会氛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西周恭王(西周第六位君主)时期的青铜器——格伯簋。其铭文记载了一件事:格伯用四匹马换取了倗生三十亩田。这可以说明当时(  )
A.土地买卖与转让关系频繁B.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崩溃
C.周王朝不禁绝土地的交换D.周王室严格控制土地买卖转让
2022-10-08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6 . 《诗经.大雅·绵)中“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记载的是周的先祖建造的居所,就有“穴”和“复”,“穴”指的是地穴,“复”指的是立柱盖顶。这体现出当时的居住方式是(     
A.地面筑屋,B.穴居C.半穴居D.巢居
7 . 有学者指出,先秦时期宗庙社稷的重器之中,尊(盛酒的酒器)象征着身份;彝(盛酒的酒器)象征着法律;鼎(烹煮肉和盛贮肉的器具)象征着政权;爵(盛酒的酒器)象征着衔号。这表明,先秦礼器(     
A.成为政治制度的物化形态B.在具体用途方面分工明确
C.充当维护中央集权的工具D.实际是贵族生活的日用品
8 . 商代遗址中已有铸造青铜钁的作坊,并出土了钁范,表明青铜钁已批量生产。周人重中耕,中耕的农具也是青铜制作的。《考工记》中记载,青铜农具生产由“段氏”掌管,木制耒耜制作由“车人”掌管;《春秋》中记载中耕用的“钱”即青铜铲和青铜锄。材料表明先秦的农业生产(     
A.青铜农具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B.周代木制耒耜的使用数量比前代有所增加
C.青铜农具在农业生产领域没有把木质农具完全排斥掉
D.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9 . 一位历史学者说:“我们当然清楚,青铜时代有青铜器,但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青铜器的使用,不是在生产技术方面,而是在另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指(     
A.饮食B.娱乐C.装饰D.政治
2022-07-24更新 | 573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年7月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B卷)
2023·河南洛阳·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卫鼎》中记载了西周时期的炬伯用十块田换取裘卫价值八十朋的谨璋(一种玉器)是宗族之间的土地交换行为,不是以土地私有为条件的商品买卖。该观点认为当时的土地制度(     
A.反映了奴隶制井田制趋于瓦解
B.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C.体现出中国较早进入农耕时代
D.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022-07-06更新 | 3285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