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一件青铜礼器都是随着贵族地位而来的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青铜礼器中大量狰狞的纹饰,使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青铜礼器与兵器是被国王送到他自己的地盘去建立他自己的城邑与政治领域的皇亲国戚所受赐的象征性礼物的一部分,然后它们又成为沿着贵族线路传递下去的礼物的一部分。青铜礼器获得这等意义是因为它们与在仪式上认可了建立在亲属关系上的贵族政治的祖先崇拜祭仪之间的联系关系。同时也因为它们是只有控制了大规模的技术的与政治的机构的人才能获得的珍贵物品。说到底的话,背铜器是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的。

——据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等

材料二   我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铜。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臻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铜器,例如展示了酒礼器中至尊气象的四羊方尊,湖北随县出土的大型编钟等,看到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除大量的青铜器之外,还总结出有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金配比规律,即按照青铜器的不同用途的性能要求,配置不同比例的青铜合金。这就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金有六齐”。

——摘编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材料三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小至殷王的耳鸣、牙疼,大至年成、祭祀、征伐,无不以殷王或王室为中心,其他非卜辞的刻辞也是如此。因此,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的。甲骨文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数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甲骨文能比拟的。金文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文字,金文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铜器成为“权力象征性的徽章和道具”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特点?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商代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并说明它们的历史价值?
2 . 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2020-07-11更新 | 8289次组卷 | 87卷引用:2020年天津卷历史高考试题
3 .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2019-01-30更新 | 4783次组卷 | 8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引文中,能反映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6 .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此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这一现象出现在商周时期
B.这一现象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而消失
C.这一现象的消失是历史的进步
D.这一现象的出现给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7 . 《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后在恭王三年(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释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该现象
A.丰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视角
B.质疑了《礼记•王制》的真伪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成因
D.证实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存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