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商代,蚕、桑、丝、帛等字常见于卜辞,且在青铜器纹饰中有头圆眼突出、身屈曲做蠕动状的蚕纹,玉饰中有雕琢得形态逼真的玉蚕。这反映出,当时
A.成熟的文字已形成B.青铜铸造技艺的高超
C.蚕桑事业较为发达D.统治者对农事的重视
2 . 有学者对商周时期公田管理举措进行了归纳,其主要措施如下表所示。据表可知,商周时期
举措记载出处
王亲自下令督促众人耕田“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甲骨文合集》
每至春耕之时,天子会率职官与诸侯在公田上奉行“籍礼”“天子亲戚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礼记•月令》
设置专门的田官,对农业生产进行管理“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周颂•臣工》

A.精耕细作技术出现B.个体生产日渐形成
C.田间管理体系完整D.农业生产备受重视
3 .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嬗变缓慢
C.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础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4 . 梁启超提到古代有一种田制“助”,孟子解释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称私田,同养公田”。结合所学,对该田制阐述错误的是
A.实行于商周时期B.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步废除
C.土地为国王所有D.按性别和年龄分配土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7 . 在镐京郊外南山辽阔原野里,有由王室主持开垦的大片良田。这些良田,都是经过精心的疆理,按正南北和正东西的方向,有纵横交错的大小道路和灌溉沟渠,整治成十分方正的大小相连的方块田,这就是汉代儒学家记载的周代井田。由此可见,汉儒眼中的周代井田(     
A.带有理想主义色彩B.进行合理休耕轮作
C.农夫进行集体耕作D.可以随意买卖转让
2021-04-29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周早期目前还没有发现象司母戊鼎那样的巨型铜器,最大的如大盂鼎也只重153.5公斤,但发现铜器的总量却超过了商代晚期。这可用来说明,西周早期
A.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B.铜器制造技术的停止不前
C.青铜生产得到了发展D.铜器铸造为手工业的代表
9 . 有人指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商朝已出现,到西周时已发展成熟。在这一制度下
A.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B.私人可以转让土地
C.受田者只有土地使用权D.庶民不受贵族剥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