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关于先秦时期我国文化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私学还没有出现B.地方官学已经开始设立
C.封建政府统一管理教育D.其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
2023-04-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分别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并说出其各自所代表的是哪一学派?
3 . 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由此可见(     
A.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
C.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
2024-04-15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的生产、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下列是有关此时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此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
B.政治上的大变革必然引起生产的大变革
C.意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此时期社会的大动荡必然引起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大变化百家争鸣
D.此时期变法运动最大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
①“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②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③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④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 .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迅速崛起。“士与一般社会成员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他们往往能超越个人经济地位和阶级背景的狭隘限制, 从社会进步、国家兴旺、民众富足的宏观角度和长远目标上思考政治人生。”以下言论不能充分体现该观点的是
A.士有怀居,不足以为士也B.士可杀不可辱
C.士志于道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 . 中国古典文学极具时代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经》艺术感染力很强,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B.楚辞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句式以四言为主,更适于表现丰富情感
C.杜甫的诗以臻于化境的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D.南宋的词增添了慷慨悲壮、低迷伤感的情绪,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8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诗经中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战国中期的诗歌
B.《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
C.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其诗风多凝重
D.《西游记》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2016-12-07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浙江温州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9 . 清代姚莹《论诗绝句》之二说“辛苦十年摹汉魏,不知何故远《风》《骚》。”这里的“《风》《骚》”指
A.《诗经》《尚书》B.《国风》《离骚》C.《春秋》《离骚》D.《春秋》《易经》
2016-11-18更新 | 6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战国时期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取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是(   )
A.楚辞B.汉赋C.诗词D.散曲
2016-11-18更新 | 7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