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认为“以法为教”“法不阿贵”,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状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据材料一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种思想流派的治国主张。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的意义。
2020-10-14更新 | 506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部分写道:“唯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
A.诸侯B.卿大夫C.士D.商人
2020-10-12更新 | 217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职教中心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战国时期,学在官府走向学在民间,众多士人周游列国、论战辩驳,他们的活跃推动了这一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这主要反映了
A.争霸各国对人才的争夺B.民间私学教育的兴起
C.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征D.原有阶级关系的变动
2020-10-01更新 | 81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西周王官学是一种包罗了西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科学为一体的百科之学,学术传承往往是家传,后因春秋时期礼乐崩坏,王官学也逐渐向民间流传,孔子将其中部分整理编订为儒家六经。这说明
A.孔子开始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B.儒家思想已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C.分封制的破坏推动了学术下移D.西周文化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度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孔子施教的地区主要在鲁(今山东),讲学游学的足迹主要是在陈、宋、曹、郑、卫等地,墨子在宋,荀子在赵。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B.先秦黄河流域经济相对发达
C.宗法分封等级制度趋于瓦解D.学在官府逐渐走向学在民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先秦时,“他们不狩不猎,不耕不织,不农不商,奔走于诸侯……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这体现了(  )
A.宗法制瓦解B.百家争鸣C.私有制兴起D.重农抑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马克思去世的1883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诞生了。他的名字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近乎陌生,但如果提到他的一个哲学命题,那一定会令人振聋发聩。什么命题呢?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正式公布了这个哲学命题,自此声名鹊起。命题如下: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后世的人类社会。

                                                                                                       ——摘自百度文库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轴心时代”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0-07-17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分化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期望“以其学易天下”,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了(   )
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B.诸子百家相互诘难
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D.学术适应政治需要
2020-06-15更新 | 253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对夏商周三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B.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C.诸侯割据使各国文化都得到了发展
D.政治经济状况决定着文化的发展
2020-02-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