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58次组卷 | 3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周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 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余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元世祖即位后,采用汉制建立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上设置了十路(又称十道)宣抚司“以总天下之政”。宣抚使为朝廷特命使臣,监督和处理地方政务,大体如唐代前朝的巡察、安抚等使或宋初的宣抚使,属临时差遣性质。但宣抚司无处置军务之权,不足以应付发生叛乱或社会治安等方面特殊情况,于是在一些地区改置行中书省,以中书省宰执大臣行省事于这些地区。后几经置废分合,最后稳定为十个行中书省,分统除中书省直辖诸路以外的各大地区,形成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的行政区划格局。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元时期(上)》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创新,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2023-02-12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国曾普遍在边境上设置郡县来防范犬戎。秦统一后,匈奴盘踞“河南地”,直接威胁秦都关中地区。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导致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说明周秦之间政治制度“大变局”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在当时所具有的制度优势。
2022-08-28更新 | 881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