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14年,秦军统一岭南后,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郡设守、尉、监御史等分掌政务、军事和监察,县设令或长,管理各郡县。南海郡在三郡中地位最高,南海郡尉有相对独立和专断的权力。秦朝对岭南的统治,采取政治手段与“五岭之戍”的军事手段,推行屯垦戍边和移民戍边政策,移民中有商人、文人、谪官、流民,但最主要的还是屯戍军队。

——病院自赵炳林《秦朝对岭南的经略和开发》

材料二   明朝前湖,岭南的治理方式基本上因俗羁縻,消极求安。到明朝中后期,因岭南地区“蛮”猖边患日深,朝廷开始转向积极抚治。⋯⋯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各府县加强了地方政治中心和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设立营堡、检司,改善交通状况,把王朝权力系统延伸到蛮区深处。内地的文化教育体系被全面地移植到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各地开始大规模建社学、修书院,利印书籍,并建立奖励制度。

——摘饭自赵克生《经略西江:明朝对岭南的治理》

材料三   明嘉靖年间,广东水安县(今紫金县)“山谷中多良四、流民杂居”,迁入者多自江西、福建来,也有从潮州、惠州诸县迁来的。⋯⋯万历年间,博罗县有来自本省的客家人迁入,也有来自闽漳的流民。粤北地区的外地移民主要来自福建和江西。以闽汀客家人为主的移民自宋末元初大量迁入以后,形成了广东梅县一带最早的客家人居住区;明代闵汀人和赣南人继续迁入梅县,赣南人遂融入客家人之中。

潮州、漳州、汀州、赣州四府本就人地关系紧张,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更是灾害频仍,无疑是雪上加霜,加速这四府农民的破产。农民农不藏体、食不果腹,也就不得不携家人逃亡寻找谋生的出路。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钟晓君《移民的推力和拉力》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朝治理岭南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与明朝中叶岭南移民方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明朝中叶岭南移民的影响。
2024-02-20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胜,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少年时为人做雇工,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发阔左谪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屯长(戍边军中的领队)"。刘邦,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项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世代为楚将,陈胜、吴广起义后,和他的叔叔项梁杀死会稽郡守,响应起义。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二(李斯)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阅读“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陈胜和吴广在身份上与刘邦、项羽有什么不同?项梁和项羽为何会响应陈胜、吴广起义?
(2)材料二中李斯建议焚烧除秦之外六国之书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末农民战争在地域上的特点。结合材料一、二提供的视角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